-
杨诗淇,李德安,张润生(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翻转课堂在国内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综述[J].物理通报,2022,第8期
-
张琦玮,马天魁,赵阳(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外大学物理优秀教材内容比较研究[J].物理通报,2022,第8期
-
喻莉,刘洋,何艳,邓磊,李泽疆,罗志娟(空军预警学院基础部).基于问题引导与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实践——以“德布罗意波”为例[J].物理通报,2022,第8期
-
陈佳敏1,熊永红1,2(文华学院基础科学学部;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融入思政元素的迈克尔孙干涉实验教学设计[J].物理通报,2022,第8期
-
张润生,杨诗淇,程敏熙,李德安,邓浩仪(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Python用于音叉接触纸张的泛音现象研究[J].物理通报,2022,第8期
-
杨钧捷(江苏省海门中学).对一道共振习题引发问题的探讨[J].物理通报,2022,第8期
-
庄苏维,许桂清(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广义知识学习阶段论视角下的高中物理教材评析——以粤教版必修一“弹力”主题为例[J].物理通报,2022,第8期
-
谢嘉泳(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热透镜效应探究与氯化钠溶液浓度的测量[J].物理通报,2022,第8期
-
彭丽1,黄绍书2(贵州省黔西第一中学;毕节市第二实验高中).深度研究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考物理第14题[J].物理通报,2022,第8期
-
唐洋(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回归学科本源 体悟科学探究——“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课后反思[J].物理通报,2022,第8期
-
付艳平(深圳市海湾中学).基于传统文化的探究式教学设计研究* ——以粤沪版“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设计为例[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韩彩芹,闫长春(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地方师范院校多学科交叉复合的光电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孙小广(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基于学习通平台的大学物理混合式教学设计* ——以电磁感应为例[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赵晓云,李世刚,赵明(阜阳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探讨[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梁敏,王璟璟,李照鑫,刘静,刘启鑫(山东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物理教学的实践探析* ——以“角动量守恒”为例[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王小云,邓巧,黄勇刚,杨红,邓科(吉首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探索[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董友军1,朱建山2,皮飞鹏3(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实验学校;深圳市光明区马山头学校;广州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策略* ——以“气体实验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例[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唐武建,高忠贵,张妙静(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基于高观点的等距双棒模型研究[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潘振东1,2,樊娟娟3(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依托高中生物理创新竞赛开展课后自主实验培养学科核心素养[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邓志文(上海市建平中学).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活动重构的课例研究* ——以“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左手定则”教学为例[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张君甫1,刘竹琴1,文婷2(延安大学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北新巴蜀中学).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以“浸润与不浸润”为例[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陈文锋,吴灿铭,李秀燕(闽南师范大学).基于Arduino和LabVIEW数字化实验的开发与应用* ——以“探究影响单摆的周期因素”的单摆实验仪为例[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周群益1,肖桂英2,王培颖1,莫云飞3,周丽丽4(广州理工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广州理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长沙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赣南医学院医学信息工程学院).行波的旋转矢量法和驻波的可视化[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胡志娟,闫爱民(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光学课程教学的比较与启示* ——以中美两所大学为例[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王曼曼,米帅帅,岳庆炀,桂维玲(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我国2010-2020年物理教育研究的主题及趋势[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梅尹(北仑中学).创模拟情境 促知识迁移 ——以“游标卡尺”教学为例[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管彦滨(中山市华侨中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侨生班物理教学的研究[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曹丰锦(重庆市永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中渗透影响“绿水青山”的物理学原理 ——例谈科学态度与责任素养的培养途径[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
毛佳欣,李盼,余海森,张玖琪,丁益民(湖北大学).利用Tracker软件改进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实验[J].物理通报,2022,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