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芳1,王峥2,林春景1,张国振2,张贵平2,马天翼1,刘磊1,刘仕强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失效潜在原因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胡振恺1,雷博2,李勇琦1,史尤杰2,雷旗开1,何智鹏2(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安全性测试与评估方法比较[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戴彦文,于艾清(上海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基于健康特征参数的CNN-LSTM&GRU组合锂电池SOH估计[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李拴魁1,林原2,潘锋1(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2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热能存储及转化技术进展与展望[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陈志城,李宗旭,蔡玲,刘易斯(湖北师范大学).柔性金属空气电池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张岩1,韩伟2,宋闯2,杨双义1(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含电动汽车的光储充一体化电站设施规划与运行联合优化[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张孝远,张金浩,蒋亚俊(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基于改进TCN模型的动力电池健康状态评估[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李建林,梁忠豪,王力(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北方工业大学)).储能学科体系建设与思考[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李丽(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学院).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董远夏1,张恒运1,朱佳俊1,徐晓斌1,朱顺良1,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车用电池模组热蔓延防护结构的数值仿真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房茂霖1,张英2,乔琳1,刘淑敏1,曹中琦2,张华民1,3,马相坤1(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45;3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铁铬液流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申景潮1,胡健1,胡敬梁2,焦提操1,齐晓妹1,王云鹏1,于娣1,刘尚奇1(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直流微电网储能装置双向DC-DC变换器参数自适应反步控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林春景,李丹华,温浩然,马天翼,常宏,常沛祥,李海强,刘仕强(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动力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膨胀力特性[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马彪,林春景,刘磊,马小乐,马天翼,刘仕强(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气特性及其可燃极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李磊,李钊,姬丹,牛慧昌(广州工业技术研究院).过充电触发的LFP和NCM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行为:差异与原因[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李昊,刘畅,苗博,张静(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考虑冷热电互补及储能系统的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协调优化调度[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韩帅,孙乐平,卢健斌,郭小璇(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含电动汽车的气电互联虚拟电厂区间多目标优化调度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鲁恒飞,徐兴无,凌生斌,申永宽(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一款软包电池模组开发与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吴俐霓(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电池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探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汪红辉1,2,吴泽钦1,2,储德韧1,3,2(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质量与技术评价实验室(电池)).轻度过放模式下钛酸锂电池性能及热安全性[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王为术,张向薪,姚紫琨,甄娟(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MgH2反应器储氢反应速度特性[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王瑄,叶强(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局部供液不足导致副反应加剧的现象[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陈健鑫,盛楠,朱春宇,饶中浩(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生物质碳负载镍基纳米颗粒及其电解水析氢性能[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柯巧敏1,2,3,4,郭剑1,2,3,王亦伟1,2,3,4,曹文炅1,2,3,陈满5,蒋方明1,2,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液冷式热管理对动力电池热失控阻隔性能[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蔡新雷1,董锴1,孟子杰1,喻振帆1,王卜潇2,余洋2(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优化动态分组技术的电池储能电站跟踪AGC指令控制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王苏杭1,李建林2,李雅欣2,熊俊杰3,曾伟3(东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储能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北方工业大学);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锂离子电池系统低温充电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袁建华,刘雅萍,赵子玮,刘宇,谢斌斌,何宝林(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基于IGWO-PF算法的无人机锂电池SOC估计[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郝金鹏1,杜迎春2,伍弘1,和琨3,汪垒3(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吴忠供电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数学与物理学院).侧壁面正弦加热条件下电场强化固液相变研究[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魏超超1,2,余创1,吴仲楷1,2,彭林峰1,3,程时杰1,谢佳1(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Li3PS4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
张策1,2,李思吾1,谢佳1(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金型负极预锂化技术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