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卢永忠(中国铁路信息技术中心)."二次创业"助推铁路信息化创新发展[J].铁道学报,2017,第3期
  • 宁滨1,刘朝英2(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及应用[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梅慧浩1,冷伍明1,刘文劼1,2,聂如松1,徐显达1(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持续动荷载作用下基床粗粒土填料累积塑性应变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韩烨,刘志刚,耿肖,钟俊平(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基于HOG特征与二维Gabor小波变换的高铁接触网支撑装置耳片断裂故障检测[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王保华1,何世伟2(IBM中国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综合运输体系下快捷货物运输网络资源配置优化模型及算法[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汪群生,曾京,魏来,郑彪(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车下悬吊设备不均衡振动对车体振动的影响[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张小强1,2,刘丹1,陈兵1,3,张锦1,2(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货运处).竞争环境下铁路集装箱班列动态定价与开行决策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王迪1,2,陈光武1,2,杨厅1,2(兰州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研究所;甘肃省高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重点实验室).一种快速高精度GPS组合定位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苟斌,蒲俊楷,葛兴来,冯晓云(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单相整流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方法[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李伟1,2,蒲浩1,2,郑晓强1,2(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基于双向广义距离变换的复杂环境铁路线路优化[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陈嵘1,李帅1,王源1,王平1,陈俊文2(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铁路局).基于轨道局部波动的高速铁路轨道平顺状态评估方法[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王彤典1,2,赵会兵1(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SAT的应答器工程数据逻辑规则提取及验证[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刘丹1,苏成光1,张四放1,2,郭利康1,刘学毅1(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铁路局信阳工务段).板端脱空对CRTSⅠ型板式轨道动力特性影响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李四辉1,蔡伯根1,2,闻映红1,2,王剑1,3,上官伟1,3,刘江1,3(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轨道交通电磁兼容与卫星导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最大期望算法的列车完整性检测方法[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李阳腾龙1,2,岑敏仪1,2,马国治3(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学院).高速铁路轨道中长波不平顺检测模型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孙溶辰,宋坤,陶成,刘留,谈振辉,汤斌(北京交通大学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究所).隧道环境下无线信道特性分析[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孙晓强,陈龙,汪少华,张孝良(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基于惯容器的铁道车辆悬挂性能提升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揭志羽,李亚东,卫星,杨光,罗平杰(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焊接节点表面裂纹复合型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计算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常非,杨中平,林飞(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基于MMC的新型牵引供电系统研究(二)[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本刊编辑部.《铁道学报》对撰写中英文摘要的要求[J].铁道学报,2017,第2期
  • 赵国堂1,高亮2,赵磊3,钟阳龙2(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下离缝动力影响分析及运营评估[J].铁道学报,2017,第1期
  • 李慧乐1,夏禾2,张楠2,杜宪亭2,侯云芳3(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铁路局工务处桥检队).基于车桥耦合动力分析的钢桥疲劳损伤与剩余寿命评估[J].铁道学报,2017,第1期
  • 张丙强(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省土木工程新技术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半无限平面双孔平行隧道渗流场解析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1期
  • 谭飞刚1,2,黄玲2,翟聪2,刘伟铭2,周书仁3,刘建4(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交通学院;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95339部队).一种用于大型交通枢纽的跨摄像机行人再识别算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1期
  • 李雪,刘中田(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应答器安装角度偏差对传输性能的影响研究[J].铁道学报,2017,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