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婧坤1,2,3,马宇辉2,赵鑫3,冯承莲3,朱维晃1,张智勇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纳米二氧化铈对蛋白核小球藻和大型溞的毒性及其在大型溞体内的形态转化[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1期
  • 邱昕晔,俞爽,刘红玲(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与评价[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1期
  • 吴红松(菏泽学院).长期饲喂钬对鲤鱼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1期
  • 陈曦1,2,洪响生1,2,吴慧敏1,2,查金苗2,覃剑晖1(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稀有鮈鲫神经发育相关基因的克隆、同源性分析及组织分布[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1期
  • 冯义韬,钟创光(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碘芴在鲮鱼(Cirrhina molitorella)中的积累、分布、代谢和排泄[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1期
  • 尹素真1,2,3,于冲4,李光德1,2,3,刘玉升5,赵杰1,2,3,张心怡1,2,3(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省高校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环境保护局;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高Cu、高Zn对白星花金龟幼虫的毒性作用[J].生态毒理学报,2016,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