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梁宁1,陈雅馨1,李慧珍1,李晓玲2,王晶亚1,焦丽雯1,刘国秀3,刘斌1,张海力1,宗星煜1,王燕平1,史楠楠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快速动态化制订循证中医指南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2期
  • 于子凯1,吴永健2,陈可冀1,许海燕2(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中西医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2期
  • 莫海欣1,2,张荣3,王坤1,沈崇坤1,董钊扬4,张劲1,史亚飞1(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所;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四逆散含药血清对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钙敏感受体相关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2期
  • 王永炎,王蕾,王忠,廖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医药对儿童抽动症防治刍议[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2期
  • 丁玲玲1,柯海1,陆斌1,李俊秋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麻醉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放射科).针药平衡麻醉用于心包填塞患者心包开窗术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2期
  • 钱树树,张弘,代会博,马邦云,沙小草,孙雪梅(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血液科).多发性骨髓瘤骨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2期
  • 邱禹,徐浩.《国际血瘀证诊断指南》正式发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2期
  • 裴卉1,王慧婵1,冯兴中2,李怡3,李新毅4,杨志宏5,吴弢6,吴敏7,张学智8,陈泽涛9,孟湧生10,顾耘11,徐立然12,韩祖成13,李浩1,14,陈可冀15(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老年病科;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中医科;北京医院中医科;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四科;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中医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综合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老年病科;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仲景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中医医院脑病科;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综合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龟龄集胶囊治疗轻-中度老年认知障碍肾虚髓减证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2期
  • Chinese Association of Integrative Medicine(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纪要[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2期
  • 胡青锟,吴威妮,谢翠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外科(心胸外科)).围术期配合春泽汤及针刺治疗心脏肿瘤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2期
  • 本刊讯.《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再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2期
  • 张声生(《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中成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1期
  • 石玉琳1,胡晓娟2,李军1,屠立平1,崔骥1,崔龙涛1,黄景斌1,高建义3,李勇枝3,许家佗1(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健康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基于复杂网络的体检人群疲劳状态症状与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1期
  • 曾海平1,2,曹立幸2,陈其城2,蒋志2,陈志强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1期
  • 黄志强1,曹朝霞2,崔晓娟3,何其胜1,邓志1,王龙海1,段杰1(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科;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中心).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1期
  • 何珂,陆西宛,朱丽华,朱立萍(无锡市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脾虚湿困型肥胖症患者肠道菌群分布多样性及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1期
  • 刘倩1,2,毛心勇1,3,张涛1,3,独思静1,3,苏晓兰1,3,杨洋1,3,魏玮1,3(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从“滞”“郁”“虚”“瘀”论肠易激综合征病机特点[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1期
  • 李中玉,陈婷,王阳,徐晴,温艳东(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科).经方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理论与方法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1期
  • 苏琳1,周恩2(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黄帝内经》一词多义英译策略——以“经”为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1期
  • 武庆娟,吕文良,李娟梅,周文慧(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感染疾病科).肝小叶内生物流体力——中医药调治“气血津液”防治肝纤维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1期
  • 张泽丹1,王凤云2,张佳琪2,许琳1,马金鑫2,3,唐旭东4(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科;北京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溃疡性结肠炎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1期
  • 梁星琛1,白璐璐1,周永学1,闫曙光1,周小燕2(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基于“脑-肠轴”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研究济川煎对慢传输型便秘的作用机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1期
  • 王共强,马心锋,张龙,林康,苗雪萍,孙权,韩咏竹(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型Wilson病患者中医证候与病变脑区相关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