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悦1,崔方超1,李婷婷2,王当丰1,刘景云1,谭茜倩1,吕欣然1,励建荣1(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菱鲆源荧光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淬灭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7期
-
陈洁铭1,2,郑涛涛1,郭丽琼1,2,林俊芳1,2,郑倩望1,2(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省微生态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蛹虫草固体发酵物对小鼠免疫和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7期
-
徐菲菲1,2,胡小松1,2,薛文通1,吴继红1,2,劳菲1,2(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果蔬加工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食品非热加工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兴化健康食品产业研究院).超高压技术用于中式传统卤味制品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7期
-
黄蓉1,吕林灿1,李莹1,张阳2,刘延琳1,宋育阳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茅台学院).酿酒酵母表面展示金属硫蛋白吸附葡萄酒中的铜离子[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7期
-
李红花,宋福行(北京工商大学轻工科学技术学院).交链孢酚和交链孢酚单甲醚生物合成调控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7期
-
王晗,陈博睿,侯殿志,赵卿宇,薛勇,沈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植物蛋白谷物加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粟米功能组分改善糖脂代谢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7期
-
王泽玉,张晓霞,吴勇,王欣,李金杰,戴雪玲,尚小雅(北京联合大学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药食两用小蓟中细胞毒活性成分解析[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7期
-
刘嘉平1,王博1,张晓伟1,张亚琼1,俞良莉2(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马里兰大学营养与食品科学系).绞股蓝皂苷饮食干预小鼠肥胖及肠道菌群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7期
-
侯皓然,马淑凤,王利强(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省食品先进制造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食品包装热杀菌过程模型的建立及仿真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7期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益生菌“量效关系”的科学综述[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7期
-
侯威.植物肉制品比动物肉更健康、更可持续[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7期
-
侯威.补充维生素B6可以减少焦虑和抑郁[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7期
-
侯威.你选择哪种纤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摄入更多的纤维[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7期
-
朱运恒.长期高脂饮食会使腰围变大、大脑萎缩[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7期
-
朱运恒.吃更多过度加工食品的人患老年痴呆的风险会更高[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7期
-
郭添荣1,2,吴文林1,3,4,万渝平1,张崟2,彭海川2,郑漫江1,裴博文5(成都市食品检验研究院;成都大学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HLB净化/高分辨液质联用法快速筛查动物肝脏中45种兽药残留[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7期
-
陈斌1,刘洁2,詹敏敏1,吕慕雯1,曹庸1,宋明月1(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广东省功能食品活性物重点实验室;北京工商大学中加食品营养与健康联合实验室).黄酮类化合物与肠道菌群互作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6期
-
郑雅君1,李美秀1,姜泽东1,2,3,4,朱艳冰1,2,3,4,倪辉1,2,3,4,5,郑明静1,2,3,4,5(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省食品微生物与酶工程重点实验室;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厦门市食品与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水产品深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琼胶寡糖对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6期
-
刘延峰1,2,邓梦婷1,2,陈坚1,2(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生物替代蛋白生物制造:进展与展望[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6期
-
王倩,冯文倩,王雅楠,宋育阳,刘延琳,秦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本土酿酒酵母发酵进程中异戊醇的合成代谢[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6期
-
王思琪,许秀颖,崔维建,吴天昊,吴玉柱,赵城彬,刘景圣(吉林农业大学).大豆异黄酮对玉米淀粉老化的影响及体系水分迁移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6期
-
刁华玉1,林松毅1,2,3,梁瑞1,刘瑶1,何雪晴1,孙娜1,2,3(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南极磷虾肉冻融循环过程水分的迁移及微观结构变化[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6期
-
张雅琳,刘廷锐,朱文优,陈静,刘燕,许慧(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四川麸醋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结构[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6期
-
阎彦霏1,苏秀敏1,杨秋萍1,陈进1,秦明倩1,施春雷2,史贤明2,陈佳3,杨保伟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广东、广西、福建省和上海市零售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6期
-
江连洲,田甜,朱建宇,杨晋杰,冯丹(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植物蛋白加工科技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6期
-
陈峰1,2,3,杨帅伶1,2,3,刘宾1,2,3(深圳市海洋微生物组工程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深圳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微藻蛋白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6期
-
姜平1,许柠1,马占倩1,吴娜娜1,谭斌1,李云辉2(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五常市金禾米业有限公司).稻米理化、食味品质指标与米饭质构品质相关性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6期
-
孙颖,张莉莉,张玉玉,孙宝国,陈海涛(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葡萄糖-谷氨酸二肽模型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形成的动力学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6期
-
杨琪琳1,2,3,刘双平1,4,5,2,3,赵禹宗1,2,3,孙海龙1,2,3,毛健1,4,5,2,3(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粮食发酵与食品生物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江南大学(绍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南大学江苏省生物活性制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协同创新中心).黄酒酵母β-苯乙醇合成途径醇脱氢酶I的异源表达及酶学特性[J].中国食品学报,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