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雨晴,闫峰,陈俊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基于Landsat 8 OLI数据的砒砂岩区生物量遥感估算[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2期
-
叶强,潘若莼,赵垚(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土地用途管制下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2期
-
刘忠玲,刘建明,吕跃东(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倭肯河上游两种林型枯落物和土壤持水特性[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2期
-
柴成武,徐先英,王方琳,唐卫东,王多泽(甘肃省治沙研究所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石羊河尾闾黏土质夹层结构土壤对降雨入渗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2期
-
宋鹏帅1,王健2,陈琳1,曹博召2,宋朝阳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模拟干湿交替对夯实土壤抗剪强度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2期
-
张敬晓1,吕望2,汪星3,路梅1,韩超1,景明2(河北水利电力学院;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宁夏大学农学院).深层干化黄土自然降雨入渗特征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2期
-
岳元1,刘海峰1,秦孟晟2,颜雅琼3,陈长胜1,王琪4(吉林省气象台;扬州市气象台;宿迁市气象局;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吉林省蒸发皿蒸发量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定量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2期
-
张海欧1,2,3,4,郭振2,3,徐艳2,3,4,曹婷婷2,3,4,杨晨曦2,3(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质地与有机质动态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2期
-
刘永婷1,2,徐光来1,2,杨钊1,任秀真1,2,杨先成1,2,李爱娟1,2(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自然灾害过程与防控研究省级实验室).近56年安徽省极端气温变化及其与气候指数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2期
-
胡晓冕1,李艳利1,孙伟1,尹希杰2(河南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与海岸地质环境开放实验室).不同水文期太子河上游区域河流硝酸盐来源识别[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2期
-
姚一文1,戴全厚1,林梽桓2,高儒学1,严友进1,伏文兵2(贵州大学林学院;华力创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土石混合工程堆积体土壤理化性状与物种多样性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2期
-
常琪琪1,刘宝元1,刘瑛娜2,路炳军3,符素华1(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易科立德生态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Veejet80150喷头特性及其在降雨机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2期
-
由洋1,田鹏2,杨雯锦3,胡玥3,张梦琦3,申卫博3,4,赵国平5,6(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学与药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陕北矿区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风沙区采煤塌陷对沙质地貌及植被生境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2期
-
杨少康,刘冀,魏榕,董晓华,刘艳丽,丛方杰(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水资源安全保障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部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烟台大学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长江上游流域生长季气象干旱分异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2期
-
于媛1,2,韩玲1,李明玉1,相恒星2,王宗明2,3,张世栋1,2,杨桄4(延边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空军航空大学).哈长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时空特征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2期
-
杜军1,赵胜朝2,邱士可1,郭雷1(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河南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总站).2000-2015年豫西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生态风险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1期
-
侯蕊,李红波,高艳丽(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基于景观格局的武汉市江夏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1期
-
莫跃爽,索惠英,焦树林,赵宗权,张洁,赵梦,刘炜,李银久(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地区降水量空间插值方法对比 ——以贵州省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1期
-
刘宇1,2,李雯晴1,2,刘招2,3,余玉聪1,2,尤烽骅1,2,杨舟1,2(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长安大学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水与发展研究院).基于SPEI渭北黄土台塬区干旱时空演变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1期
-
李硕1,2,沈占锋1,3,柯映明1,3,李均力4,5,许泽宇1,3,王浩宇1,3,焦淑慧1,3,李璐1,3,李苓苓6(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绿洲与荒漠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1974-2019年大清河流域土地利用景观时空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1期
-
秦格霞1,芦倩1,孟治元2,李政1,陈泓羽1,孔婕1,吉珍霞1,秦安宁3(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西安东方宏业科技有限公司;苏州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1982-2015年中国北方草地NDVI时空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1期
-
马晓蓉,查小春(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南秦巴山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1期
-
曲明1,周蕴薇2,曹福存1,3,李晓军4(东北林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广州地理研究所).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黄海区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 ——以辽宁大连普兰店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1期
-
伍良旭,王晗,邵怀勇,周思彤(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川西高原植被时空格局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1期
-
王楠1,2,祖健1,2,郝晋珉1,2,顾恬玮1,2,陈爱琪1,2(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黄淮海平原农区农户耕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 ——以曲周县农户调查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1期
-
宗加权1,白淑英1,冯朝阳2,蒲阳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基于连续时间序列NDVI数据的中国生态状况时空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1期
-
谭琨1,严直慧2,赵祖军3,普军伟1,李思楠1,苗培培1,赵筱青1(云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云南省文山州气象局;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基于模糊评价的喀斯特山区文山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1期
-
刘婷,周自翔,朱青,白继洲(西安科技大学).延河流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1期
-
王永平1,周子柯1,滕昊蔚1,牛晓音2,李晓辉2(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滇南小流域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侵蚀及养分流失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