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殿新1,冯伟2,王飞3,4,李斌斌1,韩剑桥3,4,李琦1,王国振4(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台风“利奇马”暴雨引发的流域产流产沙特征 ——以山东省临朐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2期
-
刘思璇1,高建恩1,2,3,李文证1,高哲4,周凡凡1,王照润1,王鹭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黄土丘陵区边坡开挖对土壤抗蚀性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2期
-
安彬1,2,3,肖薇薇2,3,朱妮1(安康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安康市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科协院士专家工作站).1960-2017年黄土高原昼夜降水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2期
-
潘露1,唐丽霞1,张乔艳2,郭欢1,阮仕航1(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两种灌木根系对异质生长空间的适应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2期
-
黄海潮1,2,雷鸣1,2,孔祥斌1,2,温良友1,2(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与监控重点实验室).中国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舒晓波1,2,冯维祥1,廖富强1,2,凌春园1(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中游城市群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驱动因子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张家政,李崇贵,王涛(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原因[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葛茹香1,马超1,2(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理工大学自然资源部矿山时空信息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干旱高原湖泊湿地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以泊江海子湿地闭流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王志刚1,2,3,曹生奎1,2,3,曹广超2,3(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近15年来青海湖流域气温、降水变化对植被物候驱动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徐虹,刘琴(云南省气候中心).2001-2019年云南省植被NDVI变化及其气候因子的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王丽霞1,丁慧兰1,刘招2,张双成1,孔金玲1(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基于CASA模型探究泾河流域植被NPP时空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王融融1,余海龙1,李诗瑶1,樊瑾1,黄菊莹2(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宁夏大学环境工程研究院).干湿交替对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述评[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吕田田1,陈艳梅1,宋婷2,丁疆辉1,张扬1,刘铭华1(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变化遥感识别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雄安新区生态支撑区水土保持功能时空格局及人为驱动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张玉娇,曾杰,陈万旭,黄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基于适应性循环的丹江口库区生态风险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文倩,孙江涛,范利瑶,李小弯,李青松(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于熵权TOPSIS的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异与关联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罗紫薇1,黎奕晖1,胡希军1,2,杜心宇1,韦宝婧1,李芮芝1,曹诗怡1,3,胡益4(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城乡景观生态研究所;湖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森林景观格局演变及影响因子分析 ——以湖南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童山片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贺赟1,杨爱江1,2,陈蔚洁3,郭悦1,冯于航1,宋霞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贵州省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西南喀斯特山区典型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及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孙耀鹏1,2,周忠发1,3,赵宇鸾1,3,方敏1,4,吴跃1,5(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贵州省第三测绘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自然资源技术信息中心).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演变与石漠化分布格局[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杨振奇1,郭建英1,秦富仓2,田秀民1,刘艳萍1(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天然降雨条件下裸露砒砂岩区人工植被的减流减沙效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林俊秋1,杨大明2,方怒放1,2,史志华2,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坡面细沟侵蚀过程中的水动力特性变化[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黄圣杰1,陈俊朴1,陈涛2,方从刚3,黄成毅1,4(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院).不同覆盖模式对樱桃园土壤团聚体及碳氮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李春雨1,加鹏华1,王树涛1,李金鹿2,陈亚恒1,许皞1,3(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自然资源规划院;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阜平县不同海拔梯度下耕地土壤养分现状与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杨柳生1,2,3,林静远1,木力迪尔·艾尔肯1,高若允1,2,3,余杭1,2,3,林勇明1,2,3,王道杰2,4,李键1,3(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泥石流流域气候与区段对坡面土壤pH值的影响 ——以云南蒋家沟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陈安1,李景吉1,2,黎文婷1,刘延国3,王娜4(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001-2018年雅砻江流域植被NDVI时空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陈磊(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评述及改进路径理论逻辑 ——基于主体功能区治理的思考[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杨媛媛1,姚尧2,郝帅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基于GWR模型的贵州省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高泽超1,2,潘焰菲1,2,徐勤学2,3,张帅普1,2,付智勇3,陈洪松3(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教结合科技创新基地;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秸秆覆盖对西南喀斯特坡地幼龄橘园产流产沙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王月月,吴元芝,范雯华,丁文雪,魏玮(山东省水土保持与环境保育重点实验室临沂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不同降雨条件下沂蒙山区耕层土壤团聚体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刘洋洋1,任涵玉1,呼天明1,杨培志1,巴桑参木决1,张伟1,张志新1,温仲明1,章钊颖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中国草地NDVI时空动态对多尺度干旱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