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吴榛1,张凯云1,王浩2,3(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城市扩张情景模拟下绿地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研究 ——以南京市部分区域为例[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吴承照1,2,汪长林3(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规划研究中心;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国家公园入口社区性质、发展特征与政策需求[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丛昕1,丁绍刚1,2,王小文3,王晗1,张清海1,2(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农业农村部景观设计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主客观数据融合的热点园亭景观意象感知评价研究[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唐斌1,2,阳建强1,3(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英国卡迪夫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学术委员会).走向可持续的工业遗产景观保护——英国布莱纳文工业景观保护实践[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孙乔昀1,李娜2,张玉钧2(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面向国土景观风貌管控的中国国家公园空间布局研究[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陈秋杏,徐俊丽(徐俊丽).以校园意象为导向的老校区夜景观“微更新”设计探索 ——以苏州大学为例[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彭慧蕴1,杨婷婷1,谭少华2,3(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神经都市主义视角下城市健康支持性环境研究:范式创新与研究框架[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杜嵘,陈洁萍(陈洁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南京主城边缘带绿色空间景观系统评估[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赵智聪1,2,王小珊2,杨锐1,2(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国家公园气候变化应对路径[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王方邑1,彭家园1,何茜1,曾子轩1,杨锐2,1(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清华大学国家公园研究院).国家公园管护员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赵红斌1,佟昕1,韩露露2,庆保平3,曾键文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康学院;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洋县朱鹮河流栖息地生境修复研究[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赵纪军1,2,李锐1,2(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城市仿真重点实验室).也说“園(园)”[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李东遥,吴葱(吴葱).清代皇家园林图咏的古迹阐释 ——以圆明园和避暑山庄为例[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谷光灿1,2,冯诗雁1(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庭园仕女图中植物与石类的美学表现研究[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苏畅1,罗诗戈2,郭诗怡3(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市规划系).日本里山农业文化遗产景观保护和利用政策实施与经验解读[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孙应魁1,翟斌庆2(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人居学院建筑学系).古代南疆地区城市历史景观的演化特征解析[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贺利平1,钟乐2,邱文1,唐佳乐2(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基于情景规划的国家公园气候变化应对:美国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林舒琪,陈瑞丹1,2,3,4,5,6(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花卉种质创新与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林业大学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圆明园盛期部分植物种类考证 ——以《圆明园内工则例》为例[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刘璨,李玉菲,刘家琳(李玉菲刘家琳).湿热地区轻薄绿色屋顶不同种植基质中植被生长表现绩效研究[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赵晓峰1,2,3,陈知行4(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河北省健康人居环境重点实验室;天津建筑学会建筑历史分会;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清代皇家园林“南风”主题景点的园景构筑与文化内涵阐释[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陈君帜1,叶菁1,刘涛2,程圩3,4,田逸伦1(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公园社会影响体系构建与评价 ——以秦岭国家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杨锐.中国国家公园[J].中国园林,2022,第4期
  • 黄钰麟,傅伟聪,陈晶茹,董建文,王敏华(傅伟聪陈晶茹董建文王敏华).植物群落特征对夏季公园林荫空间微气候的影响研究[J].中国园林,2022,第3期
  • 袁青1,2,赵家璇1,2,冷红1,2(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寒地城乡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冬季住区绿地活动行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中国园林,2022,第3期
  • 石铁矛1,2,李沛颖1,汤煜1(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碳中和背景下城市碳汇功能及提升策略 ——以沈阳核心区为例[J].中国园林,2022,第3期
  • 何琪潇1,谭少华2,刘诗芳2(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市公园空间庇护感与人群身心健康恢复绩效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园林,2022,第3期
  • 田梦瑶,郑文俊,艾烨,李桂芳(郑文俊).桂林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锚固-层积”时空过程解译[J].中国园林,2022,第3期
  • 王小涵1,黄绍敏2,张浪1,韩继刚1,伍海兵1(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城市绿地土壤质量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2022,第3期
  • 朱远娜,金荷仙(金荷仙).山岳崇拜观念下的仙都名山发展变迁历程探究[J].中国园林,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