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国峰1,2,高安安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技术逻辑与价值定位:算法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朱小娟(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饭圈”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李江静1,2,黎晓琳1,2(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风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运用[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陈月霄1,李星2(福建农林大学学生处;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红色文化多维价值及其生成方略——兼以福建红色文化为叙述背景[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卢鹏(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来华留学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议题方略与实践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李洁(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第三个历史决议彰显了党的历史主动精神[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李云峰(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第三个历史决议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运用与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戴艳军,汪晶晶(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学的创生与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陈建兵1,师帅朋1,2(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演进的科学判断及经验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张苗苗(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朱国栋(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院).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铁的必然性”[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李健(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世界历史的三次转向及其时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于秋叶1,2,李庆霞1(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救国”到“强国”——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嬗变[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程馨莹,种雪萍(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学习观的四重价值性品格[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梁大伟,茹亚辉(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产党》月刊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基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杨子强1,2,林泽玮2(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青年网络亚文化的变迁与治理[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许家烨(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一体化建设:逻辑、问题与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肖贵清(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个坚持”是贯通百年党史的成功密码[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王赟鹏(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第三个历史决议叙事体系构建的内在逻辑[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李艳艳(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年度网络思想理论状况分析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朱培丽(新乡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制度安全的意识形态维度及风险防范[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张毅,杨仁树(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内涵、运行模式、育人特色及积极作用——基于北京科技大学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任瑞敏(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试论公平——效率同一逻辑下我国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孙润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电竞文化影响下的青年社会化引领[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2期
-
蒲清平,何丽玲(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胡华(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智能思政: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工智能的时代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1期
-
谈传生,胡景谱,刘文成(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基于中部某省51所高校3176名辅导员的实证调查[J].思想教育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