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江河1,2,李姚军2,刘其源2,董建新1(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锡派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终锻温度对GH4738高温合金热变形行为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刘泾源,苏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铀材料制备与铀部件成形技术发展综述[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马旭颐,段爱琴,芦伟,王学东(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热输入对双光束激光焊接Ti-6Al-4V合金T型接头焊接过程、焊缝成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武晓燕1,张花蕊2,张虎2,吴彦欣1,米振莉1,江海涛1(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亚共晶Al-7Si合金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定量关系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丁浩1,王国庆1,仇安1,宋婕1,厉虹1,丁红燕1,2,周广宏1(淮阴工学院;宿迁学院).激光表面熔凝处理对Mg67Zn28Ca5合金显微组织和生物腐蚀行为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曹逸兴1,陈尚欢2,李宇彤2,杜运佳2,陈威3,樊嘉杰1,4,3,张国旗1,4(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超越照明研究所;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常州市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研究院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微电子工程系).基于Lambert-Beer理论与人工神经网络的混合荧光粉发射光谱预测[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马海健1,胡颐华2,黎光旭3,王伟民4(潍坊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山东大学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流磁场处理对Fe78Si9B13非晶合金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刘光磊,曹宇豪,冀思博,余辉,蒋文能,李茂军,司乃潮(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激光熔覆Ni60A涂层对20CrNiMo合金高温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王远1,李朝岚1,郑进1,刘学渊1,于晓华2,王枭2,张玲3(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Y掺杂对(Cu56Zr44)1-xYx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吴俊慷,鲁世强,邓莉萍,王天祥,王克鲁(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Laves相NbCr2/Nb两相合金高温流动应力行为及本构关系建立[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张国伟1,牛经纬1,徐宏1,贾红敏2(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型Al-5Ti-0.8C中间合金对Al-Cu-Mn合金组织形貌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徐振1,2,侯忠霖1,2,赵坦2,庞启航1,2,李胜利1,2(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镁合金低脉冲激光-气体混合焊的熔池形貌演变和多级调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王丹1,门井浩太2,山本元道3,篠崎贤二4(江苏大学;大阪大学;广岛大学;国立技术研究所吴校区).奥氏体系合金激光焊接凝固裂纹敏感性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蔡文军,沈正军,詹肇麟(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稀土Y对AISI430不锈钢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高鑫1,武会宾2,刘明3,张元祥4,高峰5,周向东6(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硫含量对Cu-Ni合金拉伸性能影响的机理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贾晓亮,陈淑英,李青春,常国威(辽宁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固态Cu-9P合金在液态铝中溶解过程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赵刚要,金郴柏,张冉阳,成一博,何龙,郭正华(南昌航空大学).GH5188密排孔薄板滚弯成形孔变形特征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孙世能1,刘家涛2,李笑来3,叶国1,翁誉铭1,卢紫婷1,娄东方3(沈阳大学科技创新研究院;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低温挤压制备高塑细晶Zn-6Al合金[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冯业飞,周晓明,邹金文,刘春江,王超渊,田高峰(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先进高温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夹杂物对FGH96合金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宗学文1,王磊1,刘文杰1,张斌1,张凌峰2(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西安航发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抽拉速率对螺旋选晶器选晶行为和晶体取向演变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胡仪,徐劲松,钟航,张天助,陶然,潘启发,陈钧(表面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298 K下离子液体BMIMPF6中电沉积制备镧金属薄膜[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鲍诗璐1,2,卢正冠1,徐磊1,马英杰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热等静压钛合金与低碳钢包套间的界面反应层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李雨衡1,刘雪梅1,刘超2,吕皓1,宋晓艳1(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新型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VC和碳含量对超细晶硬质合金室温和高温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苏辉1,楚志兵1,2,薛春1,李玉贵1,马立峰1(太原科技大学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暨南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AZ31镁合金热压缩过程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丁红瑜,尹衍军,关杰仁,陈超,蒋志勇,王自力(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难熔金属增材制造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张舒研1,2,张志彬1,高洋洋2,梁秀兵1,2,王立忠2(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浙江大学海洋学院).高熵非晶合金成分体系特点及其综合性能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雷锦文1,2,薛祥义1,张思远3,任勇2,王凯旋2,辛社伟3,李倩3(西北工业大学;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高精度Ti6242s合金热变形本构模型[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孙巍1,2,静宇2,佟伟平1,张辉1,王向杰1,王爽2,王丽萍2(东北大学材料电磁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汽车用6005A-T6铝合金动态力学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钟明君,王克鲁,鲁世强,欧阳德来,崔霞,李鑫(南昌航空大学).固溶时效对TC20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曹鹏1,2,芮执元1,2,付蓉1,2,曹卉1,2,剡昌锋1,2,者建武3(兰州理工大学;数字制造技术与应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计算中心).晶粒尺寸对γ-TiAl合金力学性能影响的纳米压痕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