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光磊,曹宇豪,冀思博,余辉,蒋文能,李茂军,司乃潮(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激光熔覆Ni60A涂层对20CrNiMo合金高温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胡仪,徐劲松,钟航,张天助,陶然,潘启发,陈钧(表面物理与化学重点实验室).298 K下离子液体BMIMPF6中电沉积制备镧金属薄膜[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马旭颐,段爱琴,芦伟,王学东(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热输入对双光束激光焊接Ti-6Al-4V合金T型接头焊接过程、焊缝成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姜楠1,张亮1,2,徐恺恺1,王凤江3,龙伟民4(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学院;郑州机械研究所新型钎焊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墨烯纳米片增强的Sn-58Bi/Cu焊点可靠性[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邵慧萍1,俞新鼎1,张雨梦1,杨思明2(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医学院伤口修复与再生重点实验室).3D凝胶打印制备用于松质骨工程的TCP多孔支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闫亮明1,2,胡强1,王文波1,侯小虎1,2,徐俊瑞1,2,刘慧敏1,2,沈健3(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内蒙古轻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道次压下率对Al-Zn-Mg-Cu-Zr合金组织、力学性能及均匀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张国伟1,牛经纬1,徐宏1,贾红敏2(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型Al-5Ti-0.8C中间合金对Al-Cu-Mn合金组织形貌和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武晓燕1,张花蕊2,张虎2,吴彦欣1,米振莉1,江海涛1(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亚共晶Al-7Si合金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定量关系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郭富钰,于金库,肖静静,乔琪,杨海泊,郭燕清(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FeCoNiCr高熵合金涂层的制备及工艺参数优化[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吴彦霞1,王献忠2,梁海龙1,陈鑫1,陈琛1,戴长友3,陈玉峰1(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陶瓷科学研究院;萍乡学院江西省工业陶瓷重点实验室;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钾盐沉积对VMoTi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赵燕春1,李暑1,李春玲2,李文生1,寇生中1,毛雪晶1,阎峰云1(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稀土元素添加对铁基非晶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田浩亮1,熊声健2,金国2,王玉江3,魏世丞3,王长亮1,郭孟秋1,杜修忻1,王天颖1,张昂1,肖晨兵1(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航空材料先进腐蚀与防护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程大学表界面科学与技术研究所;陆军装甲兵学院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航空发动机钛合金压气机组件防钛火用阻燃可磨耗涂层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刘泾源,苏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铀材料制备与铀部件成形技术发展综述[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许佳玉1,2,丁雨田1,2,高钰璧1,2,孙富豪1,2,胡勇1,2,张东3(兰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兰州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有色金属先进加工与再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镍钴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扫描间距调控Inconel 738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李学军,刘颖,叶金文,周廷川,陈道颖(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碳黑含量对放电等离子烧结Fe-Cr-C/TiCN复合材料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王远1,李朝岚1,郑进1,刘学渊1,于晓华2,王枭2,张玲3(西南林业大学机械与交通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Y掺杂对(Cu56Zr44)1-xYx合金非晶形成能力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马海健1,胡颐华2,黎光旭3,王伟民4(潍坊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山东大学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交流磁场处理对Fe78Si9B13非晶合金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王丹1,门井浩太2,山本元道3,篠崎贤二4(江苏大学;大阪大学;广岛大学;国立技术研究所吴校区).奥氏体系合金激光焊接凝固裂纹敏感性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刘荣娥1,2,王宝雨1,冯鹏妮1,胡树山1,2(北京科技大学;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粉末冶金TC4钛合金热压缩动态软化行为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王书明1,张华2,曹瑞军3,左玉婷1,李忠武3,王梦圆1(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硬质合金中钴的相变及影响因素[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高鑫1,武会宾2,刘明3,张元祥4,高峰5,周向东6(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锡隆达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硫含量对Cu-Ni合金拉伸性能影响的机理分析[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贾晓亮,陈淑英,李青春,常国威(辽宁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固态Cu-9P合金在液态铝中溶解过程的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冯业飞,周晓明,邹金文,刘春江,王超渊,田高峰(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先进高温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夹杂物对FGH96合金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孙世能1,刘家涛2,李笑来3,叶国1,翁誉铭1,卢紫婷1,娄东方3(沈阳大学科技创新研究院;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低温挤压制备高塑细晶Zn-6Al合金[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鲍诗璐1,2,卢正冠1,徐磊1,马英杰1(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热等静压钛合金与低碳钢包套间的界面反应层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7期
-
丁红瑜,尹衍军,关杰仁,陈超,蒋志勇,王自力(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难熔金属增材制造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孙巍1,2,静宇2,佟伟平1,张辉1,王向杰1,王爽2,王丽萍2(东北大学材料电磁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汽车用6005A-T6铝合金动态力学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钟明君,王克鲁,鲁世强,欧阳德来,崔霞,李鑫(南昌航空大学).固溶时效对TC20钛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李雨衡1,刘雪梅1,刘超2,吕皓1,宋晓艳1(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新型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VC和碳含量对超细晶硬质合金室温和高温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
李旭1,2,王强1,2,毛轩1,2,牛文娟1,王璐1,李楠1,2,韩鹏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冷喷涂铁基非晶复合涂层的制备、微观组织及摩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