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亚男1,谢苗苗1,2,刘诗喆1,武蓉蓉1,刘琦1,李新宇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新城建设中公园降温效果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吴彤1,2,连新明1,3,苗紫燕4,李宏奇5,陈佳萍1,2,王东1,2,张同作1,3(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海省动物生态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 青海省环境工程技术评估中心).藏羚行为的PAE编码系统[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李小涵1,刘世荣2,魏雪1,吴鹏飞1(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南亚热带6种人工林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胡锦,李俊,吴海盼,黄宗优,郑霞林(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区蝴蝶群落结构与多样性[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杨磊,孙敏,林文,任爱霞,丁鹏程,余少波,高志强(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群体结构对旱地小麦土壤耗水与物质生产形成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刘红江,张辉,盛婧,张岳芳,郭智,郑建初,陈留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基肥侧位深施条件下穗肥减量对水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阳维宗1,2,马骁1,杨文1,刘宏强3,赵丽3,王耠熠1,张聪3,董李勤1,张昆3(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若尔盖草本沼泽生物量季节动态、根系周转及碳氮磷储量[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邬定荣1,王培娟1,霍治国1,2,袁小康3,姜会飞4,杨建莹1,马玉平1,郭水连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宜春市气象局).中国普通油茶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左月桃1,王子沐2,焦健1,任晓松1,刘赵月1,左师宇1,李晶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生命学院).GA3浸种对低温下玉米种胚抗氧化酶及内源激素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潘复静1,陈英倩1,梁月明2,马姜明3,杨章旗4,颜培栋4,零天旺5,李明金5(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教结合科技创新基地;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镇龙林场).种植密度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磷转化功能微生物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李敏,高秀宏(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大青山白桦根围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其驱动因素[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王凯1,逄迎迎1,张日升2,沈潮1,宋立宁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不同年龄沙地樟子松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分布特征[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邓超,王银平,颜元杰,杨彦平,尤洋,刘凯(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长江下游秋季近岸鱼类群落特征[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张培峰,刘俊,高羽佳,程征,亓晓琳,李欣(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2003—2018年青岛市北区风速时空变化特征[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冯明1,韩庆喜2,严润玄2(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宁波大学海洋学院).浙江韭山列岛岩礁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和功能性状[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何海兵1,任浩杰1,时强强1,李刚华2,吴小文3,尤翠翠1,柯健1,朱德泉4,武立权1,5(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庐江县农技推广中心;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机插密度对中籼杂交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与冠层光分布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栾青1,2,郭建平2,3,马雅丽1,米晓楠1,张丽敏2,4,李孟蔚1(山西省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葫芦岛市气象局).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气候资源利用率评估[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杨霞1,2,崔东1,2,赵阳1,2,闫俊杰1,2,张赛赛1,2,刘言言1,2(伊犁师范大学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伊犁师范大学资源与生态研究所).伊犁河谷不同生境苦豆子根系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刘小民1,李杰2,许贤1,赵铂锤1,李秉华1,刘少兴1,王贵启1(河北省作物栽培生理与绿色生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绿豆与夏玉米田3种优势杂草的竞争效应[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陈晓霞,包维楷,何其华,补欢欢,廖礼彬,周志琼,石福孙(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5—2015年不同恢复途径下川西亚高山森林乔木层群落动态变化[J].生态学杂志,2021,第5期
  • 李婷婷1,马超1,2,郭增长2,3(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河南理工大学自然资源部矿山时空信息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河南测绘职业学院).基于RSEI模型的贺兰山长时序生态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学杂志,2021,第4期
  • 程琳琳1,王振威1,田素锋2,柳亚彤1,孙梦尧1,杨玉曼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山东沃土勘察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的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生态学杂志,2021,第4期
  • 彭亚敏1,武均1,2,蔡立群1,2,3,齐鹏1,2,3,张仁陟1,2,3,罗珠珠1,2,3(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免耕及秸秆覆盖对春小麦-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1,第4期
  • 郭旋1,2,胡中民3,李胜功1,4,5,郭群1,4,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氮磷添加对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地下生物量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1,第4期
  • 孔德宁1,康国栋1,李鹏1,沈学善2,刘满强1,李辉信1,胡锋1,焦加国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化肥减施条件下配施有机肥对旱地紫色土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1,第4期
  • 杨志坚1,2,冯金玲2,吴小慧2,陈来贺2,余新晓1,陈丽华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氮磷钾施肥对闽楠幼苗营养元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1,第4期
  • 张华,赵浩翔,徐存刚(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气候变化背景下孑遗植物桫椤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J].生态学杂志,2021,第4期
  • 罗光宇1,2,3,陈超1,2,3,李月灵2,3,金则新2,3(上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台州学院生态研究所;台州学院浙江省植物进化生态学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光照强度对濒危植物长序榆光合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1,第4期
  • 李君1,赵曦冉1,王鑫龙1,吴晓亮1,郭嘉鑫1,胡钟月1,褚贵新1,陶瑞1,2(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氯甲基吡啶对不同施肥下红壤氮素转化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1,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