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小华1,2,杨倩1,2,3,丁子筱1,2,3,李传荣1,2,唐伶俐1,2,陈宾宾1,2(中国科学院定量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吴小波1,范晓雨1,刘晓敬1,肖林2,马启民3,贺宁1,郜思卓1,乔雨亭1(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的成渝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变化[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黄露1,余明龙1,2,冯乃杰1,3,郑殿峰1,3,马国辉1,4(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农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14-羟芸·噻苯隆对盐胁迫下水稻光合特性、抗氧化系统及产量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李杰1,李远发1,陆道调1,叶绍明1,田佳2(广西大学林学院广西森林生态与保育重点实验室;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南盘江流域松栎混交林的分层多样性特征[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于晶晶,丛微,丁易,靳利晓,张于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不同干扰方式下热带雨林土壤微生物群落自然恢复特征和构建机制[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熊丽1,邵彩虹1,张文学1,Marios Drosos2,周小华3,刘圣孝3,刘增兵1,孙刚1,王少先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都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再生稻种植对土壤肥力和有机碳化学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范峰华1,2,3,王雪1,2,3,张昆1,2,3,郑荣波2,郭雪莲1,2,3(云南省高原湿地保护修复与生态服务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牦牛排泄物输入对滇西北高寒泥炭沼泽湿地土壤氮转化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漆梦婷1,罗柳1,王宛珍1,钱伟1,2,仝川1,2,李小飞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羟胺和亚硝态氮非生物过程N2O产生潜力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王松1,2,王一1,施柳3,李晓军2,陈忠林1,侯伟1,巩宗强2,贾春云2(辽宁大学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大学环境学院).适于冻融过程的砷镉复合污染土壤稳定化材料筛选[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李山,王倩,樊倩雯,仵苗,张磊,费良军,薛人铭,李岚(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排水沟植被空间分布格局与土壤因子的关系[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甘霖1,2,刘伟1,2,王德华1,2,3(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互作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小型哺乳动物个性的生态适应、生理和遗传响应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王凯1,2,芦珊1,刘畅1,康宏樟2,吕林有3,焦向丽4(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湖北省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土壤含水量对樟子松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及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苏宇航,宋晓倩,郑晶文,张衷华,唐中华(东北林业大学化学化工与资源利用学院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种藜科植物不同器官主要营养元素化学计量特征比较[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何宁,胡阳,吴铭轩,张伯伦,张生乐,武鹏玲,汪茂秋,王沁怡,何培民,方淑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基于15N示踪的南汇边滩海三棱藨草氮素分配策略及修复建议[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王琦,许艳丽,闫鹏,董好胜,张薇,卢霖,董志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聚天门冬氨酸和壳聚糖复配剂对谷子光合特性、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李敏1,贾羽旋1,孙娟2,王斌3,武雨欣1,王顺利1,石生伟1(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大气CO2浓度上升与增温对双季稻田溶解性有机碳变化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施柳1,2,3,郑冬梅1,2,李晓军3,蔺昕1,2,孙静静3,曹丽霞3(沈阳大学环境学院;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施硒形态对水稻不同叶位叶片吸收积累特征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柳林青1,刘之威2,何泉1,杨宇峰3,邹定辉1(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中山大学生态学院;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粤港澳大湾区潮间带大型海藻多样性与生物量分布格局[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杨林林,姜亚洲,张辉,袁兴伟,刘尊雷(农业农村部东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黄海南部和东海太平洋褶柔鱼适宜栖息地的季节变化及环境驱动因素[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田丰歌,何薇,黄彬彬,娄全胜,胡慧娜,邓伟(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海南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珠江口康氏侧带小公鱼鱼卵的空间分布特征[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齐宏运1,2,龚明昊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景观因素对秦岭羚牛集群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毛泽恩1,2,洪洋1,2,王玉君3,付励强4,罗欢1,4,黄耀华4,刘婷婷4,白文科1,5,张晋东1,2,周材权1,5(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西华师范大学生态研究院).凉山山系大熊猫局域种群栖息地连通性动态特征[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张蕾,郭安红,曹云,赵晓凤(国家气象中心).1961—2020年中国不同区域0 cm地温时空变化特征[J].生态学杂志,2023,第3期
-
何天星1,田宁1,周锐1,2,3,马群1,3,张洁1,高峻1,3(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上海长三角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基于GEE和RSEI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估[J].生态学杂志,2023,第2期
-
车钊,姜方莹,张军,张浩苏,罗华影,董萧,董召荣,宋贺(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农村部黄淮南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低氮胁迫下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麦根际土壤氮矿化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3,第2期
-
张楠1,2,龚珂宁1,2,黄炳川1,2,李勇1,2,曹辉1,2,杜江涛1,2,王兴鹏1,2(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塔里木大学现代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水分调控对南疆地区不同熟性苹果农艺特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3,第2期
-
偶春1,程雯慧1,王泽璐1,沈钟媛1,姚侠妹2(阜阳师范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抗衰老中草药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硅对镉胁迫下香椿幼苗光合特性和离子吸收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23,第2期
-
师青霞,张亚平,徐斌(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基于MCCA多情景模拟的浙北地区景观稳定性时空变化[J].生态学杂志,2023,第2期
-
尚妍萌1,2,张杰1,3,2,孟会生1,3,2,谢钧宇1,3,2,郝鲜俊1,3,2,孙大生1,3,2,洪坚平1,3,2(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农业大学环境监测中心;山西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不同施肥处理下采煤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共现性特征[J].生态学杂志,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