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段春健1,2,宛颂1,2,叶桂萍3,樊剑波4,王全成1,2,贺纪正1,2,林永新1,2(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闽江学院海洋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长期缺素施肥及石灰石膏施用对江西鹰潭红壤反硝化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宋佳珅1,张晓丽1,孔凡磊2,刘晓林2,安文静3,李玉义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北京京西林场).生物质调理剂对川西北高寒草地沙化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王国涛1,2,陈斌斌1,2,王敏1,2,秦文莉1,2,秦治霞3,张甜甜1,2,李仁辉1,2,马增岭1,2(温州大学城镇水污染生态治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温州商学院).浙南大罗山天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及对水质的指示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李莎1,2,刘雪清1,2,姜伟1,2,肖刊1,2,黄安阳1,2,张琪1,2(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环境DNA技术在宜昌江段四大家鱼自然繁殖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陈莫莲1,2,安新丽1,杨凯1,2,朱永官1,2,3(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土壤噬菌体及其介导的抗生素抗性基因水平转移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王静1,2,蒋日进3,胡翠林3,李哲3,肖祎1,2,许永久2,贺舟挺3,徐汉祥3(浙江海洋大学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重点渔场渔业资源科学观测实验站/浙江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基于胃含物分析和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鳀的摄食生态[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李建豪1,2,陶建斌1,2,程波1,2,吴琪凡1,2,彭宏杰1,2(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秦岭山区植被春季物候的海拔敏感性[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苏文旭1,2,贾德彬1,2,高瑞忠1,2,卢俊平1,2,卢方园1,2,赵航1,2,王芳1(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人工固沙植被水分利用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于贵瑞1,2,张雷明1,2,张扬建1,2,杨萌1,2(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状态变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的立体化协同联网观测[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安前东1,徐梦2,张旭博2,焦克1,张崇玉1(贵州大学农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西藏色季拉山垂直植被带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潜势[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张姗姗1,2,张磊2,陈婷2,董雅文3,朱晓东1,齐凌艳4(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沿海地区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异特征及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陈旋,李玉娥,万运帆,高清竹,王斌,秦晓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基于13C、15N和C/N识别南岳小流域沉积有机质的来源[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韩杜斌1,陈向荣1,周福才1,陈学好1,吴晓霞2,赵明1(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蓝光对蔬菜烟粉虱的控制作用[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檀康达1,2,王仕琴1,2,郑文波1(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卫星降水产品的华北北纬38°带降水氢氧同位素时空特征及水汽来源[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李蕾1,2,汪旭明1,2,Rudi ■3,蔡炳贵1,巩晓颖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慕尼黑工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聚四氟乙烯塑料管研磨法对测定C4植物碳同位素比值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王摆,田甲申,周遵春(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学重点实验室).海蜇-对虾-蛤仔综合养殖池塘的食物网[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廖睿燕,吴小琪,靳程,黄力,钱深华,杨永川(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林冠环境对润楠幼苗构型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6期
  • 陈南南1,康帅直2,3,赵永华2,3,4,周煜杰2,3,闫瑾1,卢雅茹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基于MSPA和MCR模型的秦岭(陕西段)山地生态网络构建[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5期
  • 高彬嫔1,李琛1,吴映梅1,郑可君1,2,武燕1(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川滇生态屏障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影响因素[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5期
  • 王同达1,2,曹锦雪1,2,赵永华1,2,3,韩磊1,2,3,刘钊1,2,3(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基于PSR模型的陕西省土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5期
  • 张潆文1,苏腾2,张富刚3,李凯4,刘烜赫2(北京城市学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不动产登记中心(自然资源部法律事务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新时期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理念与模式探讨[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5期
  • 刘云龙1,钱浩宇1,张鑫1,郑成岩1,邓艾兴1,江瑜2,张卫建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丛枝菌根真菌对豆科作物生长和生物固氮及磷素吸收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5期
  • 靳甜甜,张云霞,朱月华,巩杰,燕玲玲(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林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及其关联性——以子午岭区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5期
  • 张黛静,胡晓,马建辉,郭雨欣,宗洁静,杨雪倩(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耕作和培肥对豫中区小麦-玉米轮作系统土壤氮平衡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5期
  • 刘祥平1,张贞2,李玲玉1,李明欣1(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多维视角下天津市生态网络结构演变特征综合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5期
  • 温丹1,2,3,王晓1,孙凯宁1,王克安1,高建伟1,张伟2,杨宁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山东省设施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农业农村部黄淮地区蔬菜科学观测实验站(山东);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葆婴堂母婴教育有限公司).不同形态微生物菌剂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5期
  • 王菲,肖雨,程小毛,黄晓霞(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国家林业与草原局西南风景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镉胁迫对吊兰及银边吊兰生长及镉富集特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5期
  • 王淳,董雪婷,杜瑞鹏,张志东,黄选瑞(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与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华北落叶松与阔叶树种混合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和酶活性变化[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5期
  • 张扬,李程远,韩少杰,陈祥伟(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典型黑土区主要树种根系构型特征及其对固土能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1,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