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海秋1,任恒奎1,牛鑫鑫2,夏萍2(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基于Sentinel-2遥感影像的巢湖蓝藻水华提取方法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高文慧,郭宗昊,高科,薛晨,昌梦园,刘远,王光利(淮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炭与炭基肥对大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陈明,戴菲(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的城市绿地对热环境的影响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张玉龙1,陈雪丽1,2,吴云当2,3(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电子穿梭体及其介导的环境与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丁倩1,2,张弛1,3(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中亚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影响因子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周伟1,2,李丽丽3,周旭4,石佩琪4,黄冬青4(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重庆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土壤重金属影响因子分析及其污染风险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张宇航1,2,宋子岭1,3,孔涛3,赵东洋3,王立3,王翼翔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应用技术与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煤矸石对盐碱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效果[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葛秋诗,张萍,倪茂飞,郭云,王志康,周慧,张志威,周业(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典型喀斯特高原水库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姚玉璧1,2,雷俊3,夏权1,王兴2,牛海洋3,张秀云3,李裕4(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定西市气象局;西北民族大学).气候变化主要因子对马铃薯生物量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谭华东1,2,3,李勤奋1,2,3,张汇杰1,2,4,武春媛1,2,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儋州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省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南渡江农业土壤中农药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估[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邓玉娇1,王捷纯1,徐杰1,杜尧东2,陈靖扬1,陈蝶聪1(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广东省气候中心).广东省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王书伟1,吴正贵2,孙永泉3,陈吉3,盛雪雯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常熟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苏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苏州市耕地质量保护站).太湖地区典型轮作与休耕方式对稻田水稻季N2O和CH4排放量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吉春容1,穆彩芸2,胡启瑞1,王森1,李锦虎3,江远安4(新疆兴农网信息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气象台;哈密市气象局;伽师县气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台).干旱区哈密瓜生长和产量与气候要素的关系[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杨睿1,李娟2,龙健1,廖洪凯1,王显1,李宜蓉1(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喀斯特山区不同种植年限花椒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刘晓宇1,郭月峰1,姚云峰1,刘璐1,祁伟2(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探设计院).砒砂岩区不同留茬高度及坡向下沙棘根系分形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杨坪坪1,2,李勇3,宋涛3,覃莉3,刘忠仙3,李瑞1,2(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水土保持监测站).典型喀斯特区侵蚀性降雨特征及坡面生物措施水土流失防控效应[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郭宝玲1,2,郑祥洲2,余居华2,丁洪2,骆社周1,张玉树2(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不同恢复年限退化土壤有机氮组分变化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陈晓晨1,2,韩泽亮1,张剑宇3,黄振佳1,尹乃毅4,刘宪华5,刁国旺2,徐开钦6(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省农村废弃物绿色循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隆昌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资源循环废弃物研究中心).中国典型土壤中铅的生物可给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估[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张鹏骞1,2,3,胡理乐4,白加德1,2(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京津冀地区近20年NDVI时空变化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刘海洋1,张仁福1,王伟1,杨寒丽2,姚举1(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北荒漠绿洲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巴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黄萎病发病程度不同棉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王冰,张鹏杰,张秋良(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陈阳,马龙,刘廷玺,黄星,梁珑腾(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北方地区年降水与气温关系及其时空变异性[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曾晓舵1,刘传平1,孙岩1,吴启堂2,王向琴1(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铁基生物炭钝化Cd大田试验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 王旭,周光益,李兆佳,邱治军,赵厚本,王胜坤,顾茂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南岭中段弄蝶空间分布格局及多样性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