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志军,王碧胜,孙筱璐,徐梦杰,杨晓慧,侯靳锦,房全孝(青岛农业大学耕作与生态实验室).胶东半湿润区滴灌制度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7期
  • 李富强,张廷新,李晓杰,朱丽萍,颜世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山东省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藻胆蛋白源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7期
  • 东新旭1,范立民2,宋超2,郑尧2,裘丽萍2,孟顺龙2,陈家长1,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不同饵料投喂率对罗非鱼生长、水质和水体微生物群落代谢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7期
  • 马腾飞1,贾孙悦2,刘琳1,周芹1,3,4,高金胜1(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农业农村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农村部糖料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啶氧菌酯悬浮剂及水分散粒剂中有效成分含量[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7期
  • 胡坤1,魏林楠2,张书芬1,王建平1,曹金华1,何俊平1,蔡东芳1,文雁成1,赵磊1,王东国1,刘奕孜1,朱家成1(河南省农业科学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部黄淮海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油料作物重点实验室;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密度及行距配置对‘丰油10号’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7期
  • 彭华1,2,宋霞2,张春3(四川旅游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四川旅游学院旅游农业发展研究中心;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正交法优化‘胭脂萝卜’红色素超声提取工艺[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7期
  • 田耿智(平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验检测中心).基地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暴露风险和预警风险评估[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7期
  • 田鑫,钟程,罗欢,李雪飘(凯里学院大健康学院).两种野生大豆不同生育期光合特性及染色体核型比较[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7期
  • (《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编辑部).本刊声明[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7期
  • 孙宁,瞿阳,冯献,李瑾(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对乡村文化振兴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 于贺1,谢洪宝1,陈一民2,王耀1,隋跃宇2,焦晓光1(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冻融作用对土壤氮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 张仁军1,2,陈雅琼3,张洁梅1,2,姚正平1,2,吴金虎1,2,侯正学4,殷红慧5,徐天养5,欧阳进3,王亮3,陈穗云2,6(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省高校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控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作物病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昆明市烟草公司富民分公司;云南省烟草公司文山州公司;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健康与根结线虫病烟田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比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 方克明1,2,肖欣3,王美玲4,张露1,汪璐1,秦蕾影5,章明1,江麟2,朱安繁6(江西省景德镇市农牧渔业科学研究所;江西省景德镇市土肥站;江西省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景德镇市水稻畜禽良种示范繁殖场;江西省景德镇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农用石灰在酸性及镉污染稻田中试效果[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 张旭,胡宝贵(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 王谢1,2,杨巧1,3,曾其国3,张建华1,2,黎景锐1,4,李一然1,3,祝钰虹1,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西南山地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成都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1999—2018年四川省耕地时空格局演化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 纪树志(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极旱荒漠区湿地植被动态变化监测——以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 弭宝彬1,刘碧琼2,戴雄泽1,肖伟1,张竹青1,周火强1,汪端华1(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不同基因型芥菜对5种重金属累积差异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 赵雅儒1,2,石好琪1,2,邳植1,2,吴则东1,2(黑龙江大学现代农业与生态环境学院;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甜菜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10个甜菜品种在感病区和非感病区的根产量和含糖率测定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 张锋,韩金龙,朱彦威,倪大鹏,单成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不同倍性菘蓝林下光合特性及种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 解建强1,宁松瑞2,杜佩德1,魏天兴3(山西省朔州市气象局;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朔州市干旱特征及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 李建查1,李坤1,潘志贤1,孙毅1,方海东1,史亮涛1,张雷2,岳学文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云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灌水量和种植密度的配置对干热河谷紫甘蓝生物量分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 王祺1,2,马全林2,陈芳2,魏林源2,张卫星1,2(甘肃临泽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沙生经济植物沙米出苗土壤水分阈值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 田长丰1,牛雄2,杨秋生1(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的生态智慧及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 毛晓曦1,2,管培彬1,2,3,马理4,陆秀君1,5,刘文菊1,2,李博文1,2(省部共建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农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蔬菜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青岛民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永清县农业农村局;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有机物料配施菌剂对设施次生盐渍化土壤的修复效果[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 魏玉涛1,刘明欢2,刘可2,普薇如3(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北京市南水北调干线管理处).多尺度土壤水监测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 吴永玲1,2,魏信平1,2,李筱玲1,2,魏婷1,胡美倩1(商洛学院生物医药与食品工程学院;陕西秦岭特色生物资源产业技术研究院).牡丹籽粕提取液对连作土壤特性及小麦全蚀病防治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 游萍1,2,肖群英1,2,王丹1,尚桃1,杨敬义1,李亚梅1,薛晓辉1,2(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生态工程学院;贵州省典型高原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草海湿地黑色沼泽土不同利用方式可培养微生物的多样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21,第26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