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国宾1,2,李辉1,盛达1,2,王文军1,2,3,陈小龙1,2,3(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高温溶液法生长SiC单晶的研究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刘权1,展红全1,袁梦磊1,李芾1,谢志鹏2,汪长安2(景德镇陶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清华大学材料学院).自掺杂SnO2微球的水热合成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任姗姗1,付小倩1,2,赵贺1,王洪刚3(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省网络环境智能计算技术重点实验室;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Mg, N掺杂β-Ga2O3光电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石艳斌,周玉琴,车志刚,尚佳丞,王琦,刘丰珍,周玉荣(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面向器件应用的PEDOT∶PSS薄膜的光电稳定性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岳文锋1,2,3,俞亮1,2,3,郭全胜4,贾婷婷1,2,于淑会1,2(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多铁性材料的应变调控[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李旺1,唐鹿1,田娅晖1,薛飞1,辛增念1,潘胜浆2(江西科技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宁波山迪光能技术有限公司).低表面浓度磷掺杂的高方阻P-N结发射极制备工艺[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黄思丽,谢泉,张琴(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新型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P掺杂6H-SiC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沈轶明1,李嫚1,杨晨乐1,朱姝俊1,潘尚可1,2,潘建国1,2(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省光电探测材料及器件重点实验室).KCaCl3∶Ce晶体的生长及发光性能[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赵蕴璞1,程宏飞2,曹洲1,贾悦发1(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高岭石基复合材料在光催化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孟晓燕1,吴斌2,刘清1,王意1,吴秀平1(上饶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鄱阳泽浩建材有限公司).NaY(WO4)2∶Sm3+粉末的制备及荧光性能[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李强,张培芝,吕锦彬,章庆勇,刘莉,叶洋(新疆第二医学院).(111)取向0.7PMN-0.3PT薄膜机电耦合性能[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曾振芳,袁芳,黄秋萍,庞华钰,杨红兰,黄秋婵(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对氯苯甲酸构筑的铜(Ⅱ)配合物的合成、HSA结合及细胞毒性[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刘纪博1,庞国旺1,马磊1,刘丽芝1,王晓东1,史蕾倩1,潘多桥1,刘晨曦1,张丽丽1,雷博程1,赵旭才1,黄以能1,2(伊犁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实验室;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GGA+U方法研究C与Ti掺杂GaN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邓鹏星,文志勤,马博,王鸣泽,刘俊霄,邹正光(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体积应变对立方钛酸铅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王俊平1,陈庆东1,穆文英1,梁二军2(滨州学院山东省航空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零膨胀Zr0.5Hf0.5V1.4P0.6O7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史少辉,方震宇,汪宏(中山大学材料学院).溶剂蒸汽退火辅助微距升华法制备C8-BTBT单晶[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张刚1,付丹扬1,李哲1,黄嘉丽2,王琦琨2,任忠鸣1,吴亮2(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奥趋光电技术(杭州)有限公司).籽晶台形状对PVT法同质外延生长氮化铝单晶初始生长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翁祝林(湖北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Li原子掺杂C28单分子器件的热自旋输运性质[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张飞鹏1,路清梅2,李虹霏2,房慧3,刘卫强2,张东涛2,岳明2(河南城建学院数理学院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MnGa合金体的电子结构与磁性质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周庭艳1,赵敏1,杨昆2,贾维海1,黄海深1,吴波1(遵义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单层MXene纳米片Ti2N电磁特性的过渡金属(Sc、V、Zr)掺杂效应[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魏丽静1,孟子杰2,郭建新2(河北金融学院信息工程与计算机学院;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TFSI钝化晶体硅表面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李东珂1,2,陈佳明2,孙腾2,翟章印1,陈贵宾1(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磷/硼共掺杂纳米硅的微观结构与光电性质[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
祝世宁.繁荣学术,服务产业,正五十,再出发 ——喜迎《人工晶体学报》创刊50周年[J].人工晶体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