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聂云妮1,蔡伟建2,李济吾1(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高压放电等离子体协同锰锆镧铈催化剂降解乙酸乙酯的特性与机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王祥臣,周瑞峰,杨姝宜,鄂涛(渤海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蒙脱土原位生长MoS2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李冠鹏1,2,蒿琳静1,2,张婷婷1,2,蒋苏毓3,4,张杰1,2(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郑州大学河南省环境与资源国际联合实验室;郑州大学化工学院;郑州大学多相催化与工程科学研究中心).Ru负载促进GeZnNO固溶体光解水反应的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曾凤美1,2,孙思佳1,2,孙恩惠1,3,4,肖清波1,雍宬1,3,曲萍1,3,张晶1,3,Charles Hunter4,杨林章1,黄红英1,3,孙丰文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农村部盐碱土改良与利用(滨海盐碱地)重点实验室;夸祖鲁-纳塔尔大学农业工程与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Fe/La定向修饰凹凸棒土稻壳基颗粒成型生物炭:磷酸盐吸附行为与机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王志超,杜春慧,胡锦泰,陈芬(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季铵化纳米SiO2-N+@PCMS荷电改性正渗透复合膜及其对四环素的分离性能[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漆梦婷1,罗柳1,洪晓静1,钱伟1,2,仝川1,2,李小飞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闽江河口表层水体氧化亚氮释放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王震华,罗涛,李进军,吴峰(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碱/抗坏血酸活化分子氧氧化水中As(Ⅲ)[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7期
  • 宁瑞艳1,刘娜1,程红艳1,陈瑗瑗1,张海波1,罗渊1,王效举2(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日本埼玉县环境科学国际中心).微塑料和镉及其复合对超富集植物生长和富集镉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张宇,吴春发,张锦路,傅赵聪,王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系).不同淋洗剂淋洗对镉污染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莫志华1,梁嘉林1,2,关智杰1,廖小健1,杨贤1,戴文灿1,黄绍松1,李益洪3,孙水裕1,4(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佛山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零价铁活化过一硫酸盐联合单宁酸调理改善市政污泥脱水性能的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刘治国1,2,方樟1,2,赵思远1,2,刘柱光1,2,丁小凡1,2,马彦玲1,2(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潮汐作用对滨海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物迁移影响模拟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王梦杰1,2,范婷婷1,2,王祥1,2,夏菲洋1,2,姜登登1,2,孔令雅1,2,丁达1,2,张胜田1,2,邓绍坡1,2(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土壤环境管理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典型农药污染场地地下水中氯代脂肪烃自然衰减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曾刘婷1,杨贤1,廖小健1,李寿朋1,关智杰1,孙水裕1,2,方小弟1(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Pb(Ⅱ)胁迫培养下Pseudomonas putida EPS组分变化及其对铅的吸附性能[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何其浩1,周韬2,孙吉康2,王平1,白磊2,刘志明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东新墨西哥大学).镉胁迫对栾树幼苗不同组织部位转录组差异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俞珊1,2,张双1,2,张增杰1,2,瞿艳芝1,2,刘桐珅1,2(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效果评估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陈迎,朱波,黄沛荣,程勇,何凌燕,黄晓锋(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大气观测超级站实验室).深圳市东部沿海地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若干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孙圆鹏1,2,易平1,3,张立志1,2,方丹丹1,2,黎洁1,2,王强1,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万州区交通局).超顺磁性纳米Fe3O4@SiO2功能化材料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段曼莉1,李志健1,周蓓蓓1,张振师2,李玉进2,王兆兴3(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蒙脱石对污染土壤中Cu、细菌群落及生菜生长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颉亚玮1,蒋毅恒1,徐冉云2,王涵1,张奔1,刘宏远1(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含Br-废水高级氧化过程AOX生成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贾敏,程婉清,穆洪新,陈玲,吴兵(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斑马鱼胚胎毒性与非靶化学分析的典型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效率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李亦舒1,2,刘亚雷1,2,赵一淳3,2,方媛媛3,2,阳广凤3,2,王博涵3,李佳瑞3,吴懂3,畅犇泽3(浙江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省石油化工环境污染控制重点试验室;浙江海洋大学石油化工与环境学院).低溶解氧胁迫下生物膜-颗粒污泥anammox工艺生物富集特性及脱氮功能菌群和基因的演变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蔡靖,陈碧龙,刘思懿,吴媛媛,郑紫凌(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电协同驱动型同步脱氮除硫工艺性能及功能菌群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关久念,王威威,袁媛,马开元,夏菲菲,张顺清,李露,鲁楠(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电活性生物膜阳极构建及其对2,4,6-三氯酚同步降解和产电[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马传军1,金丹楠2,郑文卓2,随然2,景浩川2,路莹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环保所;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吉林省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实验室).g-C3N4/WO3光阳极的除污产电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胡俊1,吴朦1,汤育炜2,於建明1,3,董慧峪4,强志民4(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杭州博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蒽醌-2,6-二磺酸盐强化酶电解池还原脱氯性能的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郑祥1,2,亓畅1,陈惠鑫1,陈奕童1,于亚男3,程荣1,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膜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再生水补给型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来源、归宿及其风险评估[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张红娜1,常美洁1,刘敬博2,董梦洁1,孙佳欣1,翟真真3(河北经贸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市中心医院).基于病毒宏基因组学鉴定水环境中噬菌体携带的新型耐药基因及其耐药特点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毛扶林1,朱能武1,2,3,4,张思海1,李飞1,马伟文1,吴平霄1,2,3,4,党志1,2,李心雨1(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保护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NaOH/Na2CO3共解聚铜冶炼渣及砷铅去除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肖仕锐,刘旻霞,李乐,米佳乐,王思远(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套平原O3浓度时空分布、传输路径及潜在源贡献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蔡子颖1,2,杨旭1,2,吕妍3,孙枚玲4,林毅5,邱晓滨5,韩素芹1,2,姚青1,2(天津市环境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南开大学大气环境与健康研究联合实验室;天津市南开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基于环境模式PM2.5的渤海及其西岸能见度预报技术优化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2,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