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亚宁1,吴喜军1,2,董颖1,赵健3,刘静1(榆林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陕北矿区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源定量解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张玉多1,李彦澄1,2,杨启林1,廖珣1,杨爱江1,2,蒋玺1,2(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贵州双河溶洞地下水体中抗生素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李泽宇1,2,肖敏1,2,任东1,2,任顺1,2,熊彪1,2(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三峡大学湖北省农田环境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枝江、当阳两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张子娴1,刘婷1,秦树平2,周顺桂3(南昌航空大学重金属污染物控制与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铁膜促进水稻土N2O排放的根际微域反硝化微生物机制解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胡芳1,2,曹琼1,2,黄佳芳1,2,3,罗敏4,郭萍萍3,5,仝川1,2,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国家林草局);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河口沼泽湿地转化为养虾塘对土壤胞外酶活性及CO2和CH4产生潜力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夏星辰1,2,3,孙志高1,2,4,3,胡星云1,2,3,李亚瑾1,2,3,师自香1,2,3,宋振阳1,2,3,贺攀霏1,2,3,武慧慧1,2,3(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闽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氮负荷增强对闽江河口湿地植物-土壤系统硫分布及其转运特征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罗丽1,2,3,杨彤1,2,楼程浩1,2,王翌霖1,雷丹妮1,刘梦琪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教育部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两种水质标准的再生水及补给后景观水对典型绿藻生长及生物质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洪华嫦,陈敏杰,康家馨,徐昊天,林红军,徐泽琼,孙洪杰,周小玲(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和简单水质指标预测供水系统三卤甲烷的浓度[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张君枝1,董晨宇1,陈祎思1,廖宇1,王齐2,3,于建伟2,3(北京应对气候变化和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建筑大学;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不同pH 和腐殖酸对饮用水中吲哚类嗅味物质的氧化效果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张雪妹,邹雪华,李雅倩,陈伟哲,周跃飞,刘海波,谢巧勤,陈天虎(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纳米矿物与污染控制安徽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低硫精矿自养反硝化脱氮除磷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吴亦茹1,袁育鑫1,顾敦罡2,何文辉3,黄民生1,3(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河湖生物链构建及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米Cu@C复合材料对水绵生长的抑制作用[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孙鹏佳1,2,熊必涛2,孙萍1,王慧1,方应森1,刘辉1(嘉兴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浙江科技学院,理学院).双金属硫化物CoMoS4活化过一硫酸盐降解双酚F[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龙於洋1,邱钧健1,宋禹翮1,沈东升1,耿海榕2,阮金木3,曾小平2,吕赛君3,古佛全1(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废弃物资源化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浙江惠禾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市上虞众联环保有限公司).危险废物焚烧灰-渣共热处理对Cr和Pb的原位固定[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赵家宇1,2,刘怡1,2,吴梅1,2,田兴磊3,伍子夜1,2,祝铭阳1,2,刘永林1,2(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师范大学,GIS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低山丘陵区土壤硒、镉空间分异对土地利用景观特征的响应[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鲍杰,郑康,龚文丽,邱小雪,刘琳(浙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素基碳复合气凝胶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苏玥宇,刘华柏,阳艾利,闻一卓(厦门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不同气候区域MODIS C6.1 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的验证及对比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刘德柱1,沈玲芝1,王盈霏2,方政1,肖震钧1,罗锦1,林紫封1,林子力1,刘铭浩1,陈平1,吕文英1,刘国光1(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环境催化与健康风险控制重点实验室,粤港澳污染物暴露与健康联合实验室;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CaO2/UV 体系降解吲哚美辛的反应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高源,于睿,周子涵,高禹,蒋荣立(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稳定型UiO-66-(COOH)2对Cs+的有效吸附[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何扬洋,王刚,罗仕成,孙永鹏,田龙(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二硫代羧基化小麦秸秆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及机理[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武美琼1,王新静1,刘瑾1,李颖君1,杨佳2,路上云1,王莉1(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西省儿童医院).双酚A替代物对小鼠的心肌毒性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闫志鹏,李舒月,南楠,张亚如,秦国华,桑楠(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PM2.5诱导肝脏脂肪变性的体外研究及其关键组分初探[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蒋娟1,龙云川1,胡菁2,张翔宇2,周少奇2(贵州科学院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基于宏基因组学的农村垃圾附着微生物群落特征及潜在病原体[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李桐1,许继飞1,柳亚宁1,范德亮1,田书磊2,田彦锋3(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内蒙古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内蒙古优然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奶牛养殖粪水施用量对农田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赋存特征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刘娜1,2,杨洋1,仝川1,2,罗敏3,黄佳芳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九龙江河口湿地4 种不同生境土壤微生物代谢限制及碳利用效率[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宋瑶1,2,王宁练1,2,3,郑奎1,2,李松1,2,刘泽玉1,2(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系统与灾害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黄河源区阿尼玛卿山唯格勒当雄冰川雪坑中痕量元素含量季节变化及其来源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刘晓月1,2,郝经纬1,2,乔梦1,赵旭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机械化学改性高岭石去除磷酸盐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李冠杰1,2,蒋文婷1,3,何晨1,2,林永新4,徐彬涛5,田琳琳1,2,陈健1,2,李彦1,2,蔡延江1,3(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建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长潭水库事务中心).水位对湖滨带池杉(Taxodium ascendens)-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防护林土壤反硝化酶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6期
-
张淑珂1,孙国新2,3,姜杰1(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白城市黑土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解析及积累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5期
-
张锡涛1,彭书传1,王继忠1,张席席2,黄贵凤2,陈广洲3(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广电计量检测(合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建筑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巢湖水体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来源解析与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5期
-
冯春莉,饶永才,李辉,孙瑞,孟庆江,邓国庆(江苏省徐州环境监测中心).徐州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前体物协同控制策略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