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侯东辉1,2,张珅毅1,2,杨祎罡3,王琦标4,张斌全1,5,余庆龙1,5(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基于CLYC闪烁体的中子能谱测量及反演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赵宪铎1,2,王惠文1,3,王珊珊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城市运行应急保障模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带空间结构的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李广帅,苏娟,李义红(火箭军工程大学核工程学院).基于改进Faster R-CNN的SAR图像飞机检测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孙玉凯,杨超,吴志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含间隙非线性二元翼段的系统辨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于峰1,2,徐娜娜1,2,赵振明1,2(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先进光学遥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高分四号”卫星相机在轨温度分析及热设计优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安平,王国平,余佳东,陈亦雷,尤志翔(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一种高效准确的视觉SLAM闭环检测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张璞1,黄传真2,朱洪涛3,王军4,姚阳1,姚鹏1(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先进射流工程技术中心(CaJET);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南威尔士大学机械和制造工程学院).高强度弹性合金的微孔铣削实验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王晓毓1,2,李灯熬2,3,赵菊敏1,2(太原理工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山西省空间信息网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原理工大学大数据学院).基于BDS/GPS的KBLMS信道补偿多径缓减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燕学智,史册,赵昱,杨锦鹏(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随机多导体传输线电磁辐射的统计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熊瑛,李小健,王天楠,赵晓凡(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电磁兼容试验室).基于INBC的周期结构FDTD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崔家礼1,曹衡1,张亚明1,罗嗣梧2,李锦涛2,王华峰1,2(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一种复杂场景下的人眼检测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郑玮琳1,庞历瑶1,谢凡2,阎超3,曾文1(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学院;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尺度自适应模拟的网格尺度关联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师海燕1,魏淳2,温艳清1,张志强1,刘宝亮1(山西大同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山西大同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不确定理论下竞争失效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李桂亮,毕海洋,洪雪健,金琳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基于DE-DPSO-GT-SA算法的协同多任务分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翟禹尧1,史贤俊1,杨帅2,秦玉峰1(海军航空大学岸防兵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78102部队).不可靠测试条件下基于NSGA-Ⅱ的多目标测试优化选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4期
  • 唐涛,华明军,姜勰,张玉祥,张鑫(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导弹工程学院).评估法兰结构螺栓松动的改进损伤指标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1期
  • 张宇1,白伟2,史砚磊1,张青松2,罗星娜2(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标准与计量研究中心;中国民航大学飞机防火与应急研究所).基于热失控风险指数的锂电池安全评价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5期
  • 陈赓,田波,宫健,冯存前(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基于SA&M-Relax的外辐射源雷达目标DOA估计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6期
  • 陆小科,张志国,孙进平,孙伟(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基于杂波量测集约束的改进MS-MeMBer滤波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9期
  • 包壮壮,赵学军(空军工程大学基础部).基于EfficientDet的无预训练SAR图像船舶检测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8期
  • 梁垠1,2,兰天2,郭世峰2,王献伟3,刁训刚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学院;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基于乙炔基封端酰亚胺和氰酸酯树脂的互穿网络聚合物[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1,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