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蔡博峰1,吕晨1,董金池1,2,汪旭颖3,郑逸璇3,李新3,王雪松4,李冰5,何捷6,李永亮7,吴立新8,邵朱强9,丁焰10,徐伟11,雷宇3,严刚3(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路径研究方法[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2期
  • 张海涵1,2,王娜1,2,宗容容1,2,黄廷林1,2,苗雨甜1,2,史印杰1,2,马曼立1,2,刘祥1,2,齐笑妍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水动力条件对藻类生理生态学影响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刘昔1,邓兆林2,张露3,谢婷婷1,王学雷3,杨超3,厉恩华3,王智3(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荆州市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环境与灾害监测评估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洪湖沉积物内源污染及其氮磷释放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代朝猛1,刘仟1,段艳平2,3,刘曙光1,涂耀仁2,3(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上海长三角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活化过一硫酸盐技术降解环境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王庆宏,郑逸,李倩玮,王鑫,詹亚力,陈春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污染土壤生物联合修复机制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杨蓉1,2,李垒2(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质监测中心;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碳氮氧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水生态环境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凌良雄,陆建,周易,周彦波(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铁基材料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水中抗生素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刘洁雪1,梁萧1,覃礼堂1,2,莫凌云1,3,4,梁延鹏1,3,曾鸿鹄1,2,袁星义4(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教结合科技创新基地;桂林理工大学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自然资源部南方石山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漓江流域桂林市区段有机磷农药和磺胺类抗生素的复合污染及其生态风险[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王昱1,2,3,李宝龙1,冯起2,刘蔚2,王之君1,张昕雨1,孔德星1,左一锋1(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黑河大型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类群时空分布及水环境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武超1,2,周顺江1,2,王华利3,敦宇1,2,孟素花1,2,吴国庆1,2,田夏1,2(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河北省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河北森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物炭和锌对土壤镉赋存形态及小麦镉积累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顾佳艳,何国富,占玲骅,胡元树,孔维鑫,杨根森(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黑臭水体光谱特征分析及遥感识别方法探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郑婷婷1,2,3,牟霄4,张崇淼1,2,3,曹梦璇1,2,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电活化过硫酸盐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效果及机理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吴颐杭,杨书慧,刘奇缘,屈雅静,陈义祥,赵文浩,陈海燕,马瑾(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荷兰人体健康土壤环境基准与标准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张懿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长三角地区PM2.5区域性污染时空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杨晓辉1,肖登攀1,王卫2,3,柏会子1,唐建昭1,范丽行2,3(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省地理信息开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基于遥感数据估算近地面PM2.5浓度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刘彦君1,2,陈竞尧1,2,杨惠媛3,王建兵1,邹克华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恶臭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生活垃圾初期降解过程中污染物释放及恶臭污染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陈妍希1,严登明2,朱明山1(暨南大学环境学院广东省环境污染与健康重点实验室;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外场效应强化过硫酸盐氧化技术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甘浩1,2,徐勃3,张向炎3,耿春梅2,杨文2,王晓丽1,殷宝辉2(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淄博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淄博市化工园区夏季环境VOCs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徐泽,李储,牛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呼包鄂榆城市群土地混合利用与碳排放的脱钩关系[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薛倩倩1,魏扬1,田瑛泽1,2,冯银厂1,2(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南开大学大气环境与健康研究联合实验室).2019—2020年天津市津南区多环芳烃和有机磷阻燃剂气固分配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陶玲1,2,3,米成成1,2,王丽1,2,王艺蓉1,2,王彤玉4,任珺1,2,3(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黄河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环境生态研究所;甘肃瀚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凹凸棒石组配硫酸锌对土壤Cd的钝化效果及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葛启隆1,2,田琦1,3,丰开庆1,汪素芳1,侯瑞4(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太原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系;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磷改性生物炭与沸石配施对土壤有效磷释放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吴叔璇1,2,韩旭2,夏甫2,杨昱1,2,徐祥健1,2,邓圣2,姜永海1,2(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地下水污染模拟与控制重点实验室).草酸改性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地下水中2,4-DNT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张饮江1,2,李肖1,3,程梦雨1,4,赵志淼1,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水域环境生态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湿地生态与保护重点实验室).碱矿渣材料协同耐盐植物强化人工湿地净化高盐水体的效果[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闫晓寒1,2,韩璐1,刘勇丽3,刘利4,段晓虎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辽宁大学环境学院).基于UV-Vis辽河保护区地表水DOM的时空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熊荣波,柳丽,孟艳,李屹,陈来生,钟启文,韩睿(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实验室).含固率和接种比对菜籽饼中温厌氧消化特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张华1,2,庄雪晴1,2,黄健1,2,贾旋1,2,奚姗姗1,2,王金花1,2(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环境污染控制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钙镁对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微生物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 武亚凤1,陈建华2,钟连红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研究所;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燃煤污染源排放颗粒物采样方法实验室比对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