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梦程1,2,李琪3,王成新1,2,丁晓明1,2(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省高校人地协调与绿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编辑部).黄河流域人地协调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周升强1,赵凯2(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方农牧交错区农牧民生计资本与生计稳定性的耦合协调分析——以宁夏盐池县与内蒙古鄂托克旗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王俊龙,郭贯成,韩述(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基于阿马蒂亚·森可行能力的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吴儒练,邹勇文,李洪义(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潘华丽,刘婷,孙志伟(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旅游系).基于随机占优准则的山岳型景区游客感知测评研究——以中华五岳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文娜娟,孙凤芝,贾衍菊(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时空行为模式对景区游客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以台儿庄古城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路娜1,曾佩枫1,张海平2,李修明3,常勇1(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形成机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张立中1,高芬1,周杰2(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草原确权是否提高了牧民产权安全认知?—基于不同类型牧户的异质性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鲁仕宝1,2,尚毅梓3,王浩3(内江师范学院沱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修正水资源压力指数的华东地区水-能-粮协同安全评估[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章丽萍,吴二勇,姚瑞涵,安逸云,郭湘帅,刘金辰,闫晋蒙(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高效除氟药剂对神东矿区含氟矿井水的处理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邱丽丽1,2,3,张佳宝1,赵炳梓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楚雄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化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土壤干旱对两品种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酶活性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魏育新1,纪永福2,姜生秀2,张莹花2,赵丽君3(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林淼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干旱胁迫和风沙吹袭对白刺光合作用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于立霞1,何丽君1,刘嘉伟2,韩雪玥1,杨海峰3(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野生黑果枸杞四倍体试管苗的创制与繁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王如玉,肖海峰(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草食畜产品进口激增的动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宋晋,张玉坤(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河套地区史前城址与聚落遗址时空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周林焱,李凤亭,单习章(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基于四个独立样本的中国版环境关心量表(CNEP)的检验[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钟韵1,2,费良军2,康守旋2,何军1,朱士江1(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土壤容重对浑水一维垂直入渗特性及致密层形成特性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申婷1,闫庆武2,李飞雪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晋陕蒙地区PM2.5遥感反演与时空分布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许学慧,兰亭,刘海云,苗雪梅,刘美英(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活化剂添加对重金属污染土壤性状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张海欧1,2,3,4,师晨迪1,2,3,4,李娟1,2,3,4(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砒砂岩改良风沙土后玉米不同种植年限下土壤团聚体变化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张军1,2,娄和震1,2,杨胜天1,潘子豪1,2,于静洁3,王忠静4(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城市水循环与海绵城市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清华大学水利系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河道流量对疏勒河中下游河岸带植被变化的影响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王睿1,杜珍珠2,马占仓1,张欢1,陈威1,阎平1(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石河子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准噶尔盆地南部城乡菊科杂草种类与多样性特点[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丁磊1,崔正秀2,陈伟2,吴云锋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西北黄土高原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苹果茎痘病毒遗传多样性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张会吉,薛桂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政策变迁:演变阶段与特征分析——基于政策文本视角[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蔡文聪,杨海钰,张强强,霍学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户兼业是否导致农业生产低效率?——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视角[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周学军1,2,3,吕鸿江1(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三峡研究院).游客涉入情境下网红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游客忠诚的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张文斌1,姜莉娟2,葛夏霞2,王一婕3,梁健1,李永海1(兰州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兰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财经大学商务传媒学院).农村宅基地研究的热点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CNKI和CiteSpace的量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张晨1,2,胡姝1,季媛璞1,朱婧1(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育部过程优化与智能决策重点实验室).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环境信息披露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
朱宏城,田甜(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自然资源管理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微观视角下居民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PLS-SEM模型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