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官前鑫,赵长林(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中国南方两个革菌新种:中国丝皮革菌和棉絮丝皮革菌(丝皮革菌科,多孔菌目)[J].菌物学报,2021,第3期
  • 李敏,陈双林(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黏菌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影响因子关系的研究进展[J].菌物学报,2021,第2期
  • 李玉,王琦,李姝(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菌类作物优质高产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创制及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实验室)).黏菌学的发展[J].菌物学报,2021,第2期
  • 赵凤云1,2,李玉2,刘淑艳2,3(白城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大小兴安岭地区黏菌名录[J].菌物学报,2021,第2期
  • 李姝,王琦,李玉(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黏菌个体发育特征及其与系统发育关联的研究进展[J].菌物学报,2021,第2期
  • 邹月,刘朴,李玉(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菌类作物优质高产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创制及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实验室)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网柄细胞状黏菌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菌物学报,2021,第2期
  • 李敏,高扬,张鲜,王睿,陈双林,闫淑珍(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省兴山县黏菌的物种组成与生态特征[J].菌物学报,2021,第2期
  • 戴丹1,2,徐晓琪1,王赛禹1,李玉1,2,张波1(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灰绒泡菌生活史及其子实体发育过程的显微观察[J].菌物学报,2021,第2期
  • 高扬1,2,王子祺1,陈双林1(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农业大学食药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种林型土壤的亮孢黏菌多样性[J].菌物学报,2021,第2期
  • 赵凤云1,2,李玉1,刘淑艳1,3(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白城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红松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下黏菌物种多样性研究[J].菌物学报,2021,第2期
  • 徐晓琪,戴丹,王赛禹,李玉,张波(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小绒泡菌生活史及其形态建成期显微结构的观察[J].菌物学报,2021,第2期
  • 韦宇华,邹月,周艳辉,刘朴,李玉(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菌类作物优质高产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创制及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实验室)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两种网柄细胞状黏菌挥发性成分[J].菌物学报,2021,第2期
  • 李文秀,周艳辉,刘朴,李玉(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菌类作物优质高产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创制及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实验室)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簇生岐柄菌的超微形态学研究[J].菌物学报,2021,第2期
  • 张力(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淡黄绒泡菌[J].菌物学报,2021,第2期
  • 《菌物学报》编辑部.《菌物学报》“2021年菌物生态学专刊”征稿通知[J].菌物学报,2021,第2期
  • 於雨碟,张佳妍,张酥,蔡铭,孙培龙,杨开(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桦褐孔菌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及体外降血糖活性[J].菌物学报,2021,第1期
  • 涂晶晶,吴峰,孙学广,王好运,石长双(贵州大学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贵州省高原山地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林学院).马尾松不同叶型幼苗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特征[J].菌物学报,2021,第1期
  • 赵燕珍,孙学广,冯婧玮,郭其强(贵州大学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贵州省高原山地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林学院).黔中地区马尾松林菌根食用菌多样性[J].菌物学报,2021,第1期
  • 张婷婷1,2,程向敏1,2,魏鑫丽1,2,魏江春1,2(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荒漠地衣结皮研究进展[J].菌物学报,2021,第1期
  • 程璐1,翟亚楠2,孙立彦1,刘玲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学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地衣及其内生真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J].菌物学报,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