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占,张俊,尹佳,赵万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机器视觉的立铣刀几何与状态参数在机检测[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刘强1,2,涂国华1,罗振兵2,陈坚强1,赵瑞3,袁先旭1(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延迟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技术研究进展[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王伟1,2,王钦钊1,刘钢锋2,程慧2,陶溢2,郭傲兵1(陆军装甲兵学院兵器与控制系;北京特种车辆研究所).地面无人系统反制关键技术分析与综述[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朱炳杰,杨希祥,宗建安,邓小龙(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分布式混合电推进飞行器技术[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费钟阳,蒋相闻,招启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于动态RCS特征相似的直升机靶机旋翼设计[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郑覃,杨小贺,叶俊,冯锦璋(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内涵工况对风扇增压级双涵匹配的影响[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张本栋,江军,李治,李世民,张潮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电飞机电气系统工信部重点实验室).面向未来多电飞机的低气压下局部放电[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郑燕红,邓湘金,金晟毅,陈丽平,姚猛,赵志晖(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嫦娥五号表取采样臂载相机成像位姿与覆盖[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李保国1,张澄安1,徐建秋2(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31103部队).基于SVD的雷达嵌入式通信波形设计方法[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缪伟1,曹鑫1,刘晨昊2,邓智泉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6/4极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悬浮控制原理与实现[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张轶1,翟盛华1,陶海红2(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单星定位中采用混沌映射的干扰源位置识别方法[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刘芳,孙亚楠(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基于自适应融合网络的无人机目标跟踪算法[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于思凡,何锋,熊华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优先级驱动的泛化航电网络实时性能分析[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原青云,孙永卫,张希军,王平平(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电磁环境效应重点实验室).低气压环境下聚酰亚胺材料沿面闪络特性[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肖洪1,郭宏伟1,张蒂1,杨广1,刘荣强1,楼云江2,李兵2(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一种基于四面体单元的变形翼骨架设计与分析[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张晨昕1,姚松1,李雄兵1,杨洋2,韩军3(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基于超声声速法的镍基单晶材料晶体取向评价[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曹毅1,2,孟刚1,居勇健1,徐伟胜1(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省食品先进制造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考虑伴生转动的大行程柔性微定位平台[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余煜玺1,张伟彬1,孙轶2,丛明辉2,朱建2,宋经远2(厦门大学材料学院;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动密封用Ni基合金斜圈弹簧的变形行为及回弹力模拟[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宋磊1,刘阔1,崔益铭1,陈虎2,陈玉峰2,王永青1(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机理驱动模型的卧式加工中心时变误差补偿[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毛森鑫1,时寒阳2,李开响3,张晓1,朱云涛3,杜娟1,邹康庄1,熊峻江3(航空工业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振动疲劳载荷谱编制与试验验证[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吴航空,王丁喜,黄秀全,徐慎忍(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定黏假设”对伴随系统求解和梯度精度影响[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王昊1,薛飞1,岳少原1,2,王掩刚1(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对转压气机变转速比失速类型试验[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吉洪蕾1,苏俊杰1,陈仁良2,孔卫红2(重庆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直升机旋翼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适于直升机飞行仿真的高原大气紊流模型[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陈希远1,裴春波2,杨建忠1(中国民航大学适航学院;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飞机座舱送风方式对污染物非稳态传播影响[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刘俊1,2,罗新福2,王显圣2(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前缘形状对空腔模型气动特性影响试验[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郭佳豪,周洲,李旭(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一种涵道螺旋桨桨叶高效设计方法[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李春鹏,张铁军,钱战森,刘铁中(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高速高雷诺数气动力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多用途无人机模块化布局气动设计[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罗佳奇1,傅文豪1,曾先1,夏志恒2(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雷诺数对高负荷低压涡轮叶栅流动损失的不确定性影响[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韩凯,白俊强,邱亚松,昌敏(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涵道螺旋桨设计变量的影响及其流动机理[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 陆传雨1,陆铭慧1,刘浩宇2,徐喜浩1(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改进式SL0算法的超声混叠信号分离[J].航空学报,2022,第7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