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柴保中1,2,闫岑1,项仁鑫3,陈文超4,吴敏1(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正药业(杭州)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一株海洋链霉菌MMHS020的抗菌活性代谢产物[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曾金兴,黎忠杰,佟硕秋,陶怡,吴拥军(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工程研究院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保护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地生态与农业生物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火龙果致腐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拮抗防腐措施[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熊盈盈1,2,莫祯妮1,2,邱树毅1,2,曾祥勇1,2(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大学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未培养环境微生物培养方法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王柏文1,2,吴群1,2,徐岩1,3,孙宝国2(江南大学教育部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工商大学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白酒酒曲微生物组研究进展及趋势[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李章雷,刘爽,王艳宇,周妍,刘权,殷奎德(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微生物互作实验室).5株耐盐碱促生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红小豆的促生作用[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郭润芳,裴家伟,林杨(河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高校专业基础课程“微生物学”思政案例设计[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陈腊1,李可可1,米国华2,胡栋3,隋新华1,陈文新1(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解钾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对东北黑土区玉米的促生效应[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李咏梅1,2,李霜3,陈曦1,2,孙晓红1,王大海1,韩慧明1,2(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感染与免疫研究中心;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微生物学”慕课与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的比较[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杨霞1,曹尚1,于广宇1,王璐璐1,台莲梅1,左豫虎1,2,柯希望1,2,郭永霞1,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作物-有害生物互作生物学及生态防控重点实验室;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省高粱炭疽病致病真菌分离与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何青,崔皓钧,马书荣(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外生菌根对植物非生物胁迫的缓解作用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张瑞瑞1,2,刘慧敏1,3,孟璐1,3,董蕾1,3,胡海燕1,3,郑楠1,3,王加启1,3,程建波2(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乳及乳制品中病原微生物溯源技术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令利军,杨彩云,李子彬,罗鸿,冯升来,赵云花,涂艺馨(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嗜酸寡养单胞菌EFS1的产电性能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李晓华1,2,3,何冬兰1,程国军1,刘涛1,夏爽1,于孟飞1(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民族药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高等学校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民族院校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赵芮晗1,2,3,卢海凤1,2,3(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畜禽健康养殖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光合细菌生产聚-β-羟基丁酸酯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夏伦斌1,2,郑秋润1,陈存武1,2,孙桃桃1,2,蒋平1,2(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安徽省中药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工程实验室).雏鸡源致病性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王丽艳,周晨,刘光正,狄岚,杨桦,骆昱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闽楠幼林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变化[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刘有华,魏慧,王倩楠,皮乔木,徐思琪,安贤惠,李联泰(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一株高效聚磷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除磷条件优化[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刘超兰,黎江华,郭义东(成都大学药学院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抗生素研究与再评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株小双孢菌新种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与抗菌活性测定[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陈大卫1,任晨瑜1,范晨雨1,瞿恒贤1,陈春萌1,张臣臣1,关成冉1,李启明2,杨锁华3,顾瑞霞1(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生合生物科技(扬州)有限公司).乳杆菌在Caco-2细胞模型中对肠吸收短链脂肪酸的促进作用[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王世伟1,王卿惠2,向文胜2,莫继先1,李婷婷1,翟丽萍1,王韬1(齐齐哈尔大学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尖孢镰刀菌M1耐热蛋白酶纯化及酶学性质[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涂藤1,周明忠2,张鹏飞1,姜睿姣1,曾红梅1,陈婉婷1,杨泽晓1,3,罗燕1,3,姚学萍1,3,王印1,3(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疫病与人类健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一株兔出血症病毒2型毒株的分离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 路成成1,2,蔡柏岩1,2(黑龙江大学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省寒地生态修复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硫素营养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