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玺洋1,2,李亮1,2,李晓晖1,2,辛在军1,2,何石福1,2,孙小艳1,2(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流域生态研究所).2009—2019年红壤典型区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库时空变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陈全,陈丽芳,吴丹萍,吴敏,潘波(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省土壤固碳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土壤矿物质增强生物炭稳定性的机制综述[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本刊编辑部.《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年审稿专家名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石妮1,2,马斯琳1,2,陈雯莉1,黄巧云1,2,朱永官3,4,郝秀丽1,2(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原生动物-病原菌互作与土壤健康综述[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3期
  • 苗志加1,2,3,4,孟祥源1,李书缘1,马超1,李晴1,安贺銮1,赵鑫1,赵志瑞1,2,3(河北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北省高校生态环境地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协同创新中心;河北地质大学自然资源资产资本研究中心).丛枝菌根真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及增强植物耐性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刘自超1,任亚男1,周文静1,刘春晖2,李孜娴1,杨金康1,孙齐状1,王龙1,赵鹏1(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左氧氟沙星在铁氧化物表面的吸附:动力学和pH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图纳热1,红梅1,2,3,闫瑾1,叶贺1,梁志伟1,王占海4(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农业生态安全发展与绿色发展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降水变化和氮沉降对荒漠草原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陈旺1,户少武2,罗景升1,李通1,田超2,何富豪2,顾珈名2,景立权2,王云霞1,杨连新2(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农学院).施氮、锌对镉污染小麦产量及籽粒锌、镉含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谭丹1,2,3,王衡1,2,3,梅闯1,2,3,郜礼阳1,2,3,蔡昆争1,2,3(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华南热带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高低硅秸秆生物炭的表征及对Cd2+的吸附特性与机理[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霍丽丽1,2,姚宗路1,2,赵立欣1,2,罗娟1,2,张沛祯1,2,张心怡1,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北平原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我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标准现状与体系构建[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曹阳1,李撑娟2,王辉2,代允超1,孙本华1,张东明1,王晓晶1,吕家珑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咸阳市土壤肥料工作站).施加钝化剂及叶面肥对大田小麦-玉米轮作Cd吸收转运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王晓晶1,杨毅哲2,曹阳1,张东明1,代允超1,吕家珑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站).微塑料与镉及其复合对小麦种子发芽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聂正鑫1,蒋芷榆2,刘燕青1,曹羡1,李先宁1(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休耕田对水产养殖废水抗生素去除及风险评估[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王艳霞1,2,郑武扬1,侯磊1,何承忠3,郎爽1,岩肖明1,李思泽1(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云南省山地农村生态环境演变与污染治理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镉、铅、锌复合胁迫对滇杨幼苗富集及转运镉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陈庆海1,2,陶宝先1,2,商玉冰3,占敏3,李合印3,李甘霖1,李艳春1(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农产品区域品牌基地土壤环境与污染防控聊城市重点实验室;莘县国有林场管理服务中心).氮素形态与温度对鲁西沙区林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交互作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谢晴1,薛梦琪1,2,周聪1,2,张耀鸿1,娄运生1,高霄鹏3,贾仲君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土壤科学系).增温条件下施硅对稻田CH4厌氧氧化过程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李大圳1,2,3,章宇晴1,4,3,付茜茜1,4,3,陈海鹰5,邓惠1,4,3,葛成军1,4,3(海南省农林环境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海口市环境毒理学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海南清石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红树林退化对微塑料表面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张鹏1,刘玮2,王朋云3,王铁杆1,钟晨辉4,陶月良5(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莆田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砷在铜藻中的亚细胞分布及细胞壁吸附作用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王港1,陈丹1,李江舟2,张翠萍2,纳红艳2,代快2,杨肖娥1(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铁基生物炭海绵与沉水植物协同净化水体中的氮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徐国豪1,刘英豪1,常明慧1,韩雪梅1,李士伟1,马义兵2,李合莲1(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澳门环境研究院).土壤外源铬的作物毒性响应及富集差异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何晓茜1,2,刘汐霓1,2,黄宇潇1,2,兰婷1,2(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耕地资源调查监测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石灰性农田土壤-水稻系统根际与非根际土氮转化速率差异[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孙亚丽1,2,姜冠杰1,2,江睿1,2,兰帅1,2,李阳1,2,严玉鹏1,2,张嵚1,2(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植酸对碳酸盐绿锈转化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瞿梦洁1,2,韩玉成1,万智鹏1,谭艳1,安珈奇2,梅运军1,刘广龙2(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稻虾共作水域沉积物有机磷农药残留特征及其对磷循环驱动机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刘甜1,郭军康1,张蕾1,王孜昊1,喻先伟1,王家圆1,毕江涛2(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煤基NaA分子筛材料的合成及其对Cd2+的吸附[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张峻基1,施泽明2,3,廖容2,王钰2,王新宇2,3(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化学系;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平原西缘典型水稻土壤风险元素及磷、硒来源解析与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杨静1,鲍清涛1,邢世和1,2,周碧青1,2,张黎明1,2,杨文浩1,2(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生态系统健康与调控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翻压紫云英水稻土游离氨基酸动态及剖面分异[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 庄捷,赵斌成,薛锦辉,张文艺(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猪粪厌氧消化进程中雌激素的去除效能及机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