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玉梅,陈航(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大数据挖掘的价值定位、现实限制与有效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9期
-
周常稳(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我国中小学国家认同教育的实践窠臼、面向与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9期
-
李德显,房磊(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我国小学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测评与均衡策略研究——基于PLS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9期
-
侯丽娜1,傅维利2(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深圳大学湾区教育研究院).学校课程规划方案分析体系的建构及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9期
-
朱宁波,严运锦(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新手教师学习机制解析:从“边缘”走向“中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9期
-
伊剑(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从经验主导走向理论自觉的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9期
-
王雅丽(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健康生活的道德责任及其在德育课程中的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9期
-
潘新民1,张燕2(河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石家庄学院教育学院).课堂情境中学生深度学习:基本特性与实现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9期
-
李仁杰(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精神: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9期
-
张勇,陈恩伦(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选拔还是选择:论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价值取向——基于社会秩序分类学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9期
-
王宇静,曹海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新形势下学科竞赛驱动的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8期
-
祝琴(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的实践困境与破解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8期
-
年大琦(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的生成机理与引导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8期
-
李山岗,刘小旦(晋中学院).“三位一体”传统文化美育体系的构建与探索——以晋中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8期
-
孟新1,白敬如2(河海大学党委;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修养之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8期
-
朱飞1,黄英杰2(河北北方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四川轻化工大学教育科学与心理学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本科大学国际化发展路径探索——以云南大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8期
-
韩媛媛(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论高等教育中的“批判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8期
-
沈胜林(黄冈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大学治理体系的审视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8期
-
李景林(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部地区非中心城市本科高校科研平台建设困境及突破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8期
-
魏娟玲1,张鑫2(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案例体系整体性构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8期
-
周凝瑞,张文妍(金陵科技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嵌入“双创”理念的高校文创实践教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8期
-
陈晓璐(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民间美术在公共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8期
-
苏娜(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高师院校音乐课程体系生态构建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8期
-
何江霞(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研究——评《新时代高职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8期
-
邓优,陈大超(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我国大学教学文化的价值冲突与转型路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8期
-
杭海(淮南市教师进修学校).新教育公平视野下教师教育变革研究——评《新教育公平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8期
-
黄步军,汤涛(江苏理工学院).师生共同体:良好师生关系新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7期
-
朱成科1,于博文2(渤海大学研究生学院;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后疫情时期生命教育的价值审思与路径重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第1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