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鹏飞1,刘全周1,彭凯2,李占旗1,王启配1,华一丁1(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前方车辆检测[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胡柳茹1,唐新明2,张智1,李国元2,陈继溢2,田怀启1,张帅台2,3,乔俊平1,李昕1(自然资源部第一地形测量队;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兰州交通大学).高分七号卫星多源遥感数据精度优化与评估[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许航1,2,熊芝1,2,张刘港3,冯维1,2,翟中生1,2,周维虎1,4,董登峰4(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湖北省现代制造质量工程重点实验室;海宁集成电路与先进制造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基于加权最小二乘的激光跟踪姿态角测量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钟友坤1,莫海宁2(河池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广西科技大学宏达威爱科技学院).基于深度自编码-高斯混合模型的视频异常检测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郑运强1,2,刘欢1,2,孟佳成1,2,王宇飞1,2,聂文超1,2,武军霞1,2,蔚停停1,2,魏森涛1,2,袁站朝1,2,汪伟1,2,谢小平1,2(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子网络技术研究室;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空基激光通信研究进展和趋势以及关键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王春阳1,2,李国瑞2,刘雪莲1,施春皓2,丘文乾2(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基于IVCCS的三维点云配准算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卞奇1,薄勇1,彭钦军1,李敏2,魏凯2,张雨东2,冯麓3,薛随建3(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激光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自适应光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微秒脉冲激光钠导引星星群技术研究(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张颖,李河申,王昊,孙军华,张晞,刘惠兰,吕妍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基于神经网络的典型地物的偏振多光谱图像分类(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张佳琳1,王明军1,刘永志2,王宇航1,王主玉1,成群1(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火箭军装备部驻天津地区军事代表室).气海动态跨介质海面蓝绿激光下行传输链路上的散射特性(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李灿,周朴,马鹏飞,姜曼,陶悦,刘流(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单频光纤激光技术的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姚天甫,范晨晨,肖虎,黄良金,冷进勇,周朴(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LD泵浦拉曼光纤放大器首次实现高亮度激光输出[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王鹏翔,张兆基,杨怀(西藏民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结合多特征融合和极限学习机的红外图像目标分类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任帅,马鹏飞,李魏,王广建,陈益沙,宋家鑫,刘伟,周朴(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近衍射极限4 kW级线偏振窄线宽光纤放大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李牧野1,杨学宗1,2,孙玉祥1,白振旭3,冯衍1,4(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工业大学先进激光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单频连续波金刚石拉曼激光器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段叶珍1,杨昌盛1,2,李佳龙1,蒋葵1,赵齐来1,2,冯洲明1,2,徐善辉1,2,3(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性能光纤激光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广东省光纤激光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可调谐单频光纤激光器的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程鑫1,2,姜华卫1,冯衍1,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工程中心;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高功率单频掺铒光纤激光技术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王炜杰1,李番1,李健博1,鞠明健1,郑立昂1,田宇航1,尹王保2,3,田龙1,3,郑耀辉1,3(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激光光谱研究所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大学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面向空间引力波探测的低噪声平衡零拍探测系统研究(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张万儒,粟荣涛,李灿,张嵩,姜曼,马鹏飞,马阎星,吴坚,周朴(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窄线宽光纤激光振荡器研究进展(特邀)[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王杰,仲重亮,朱伟东(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种用于光学器械跟踪的近红外双目系统[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张淇,李国和,孙勇,孙飞(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械工程学院).SiCp/Al切削精确测温前红外热像仪发射率标定的实验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徐岩1,2,彭志刚1,2,石宇航1,2,王贝贝1,2,程昭晨1,2,王璞1,2(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激光工程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激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百瓦级1030nm光纤-固体混合放大激光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曲研1,2,宁超宇1,3,4,邹淑珍1,4,于海娟1,4,陈雪纯1,3,4,许爽1,3,4,左杰希1,3,4,韩世飞1,3,4,李心瑶1,3,4,林学春1,4(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全固态光源实验室;北京新材料和新能源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北京市全固态激光器先进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纳秒脉冲掺镱全光纤激光器研究进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王增伟1,2,赵知诚3,杨溢1,2,雷松涛1,2,丁雷1,2(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刚体运动完备方程的光机热集成分析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张慧星1,2,吴泉英1,唐运海1,吕轩之1,陈晓翌2,3,侯育炜4(苏州科技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省微纳热流技术与能源应用重点实验室;苏州苏大明世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苏州明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苏州一光仪器有限公司).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子午线的双向拟合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王晓迪1,2,曹玉岩1,王富国1,初宏亮1,李延伟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季华实验室).大口径透镜混合柔性支撑结构优化设计[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吴毅萍1,陈晟皓1,刘仕龙2,古诗怡2,徐金金1,姜去寒1,庄松林1,陈麟1(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学院).太赫兹双磁矩环偶极子传感芯片及其在原油检测中的应用[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王家天1,2,刘闯1,2,任姣姣1,2,张丹丹1,2,顾健1,2(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层胶接结构胶层均匀性的太赫兹时域表征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李洋1,2,王国名1,2,王颖1,2,程智1,2,周维虎1,2,董登峰1,2(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面向机器视觉测量的液体透镜调焦系统标定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王鹏1,2,刘佳琪1,孙长库1,2,张宝尚2(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航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光电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正交条纹级次分区域预编码校正Gamma非线性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
徐志浩1,周召发1,徐梓皓2,常振军1,冯磊1(火箭军工程大学导弹工程学院;空军研究院).全局可观测性分析的SINS/CNS快速标定方法[J].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