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晗(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真实性与影像赋权:新媒体时代民族志电影的机遇和挑战[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吉羽裳(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角下的身份认同与国家形象[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李晓雯,梁严艺(中国丝绸博物馆).从“丝绸之路周”看博物馆文化传播的创新[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李永健,杨昕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再现·共享:传播仪式观视野下的文化认同建构——以音乐综艺节目《声生不息》为例[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占琦(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视觉文化转向下颜值审美的话语迷思[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张国威(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向过去再面向未来:数字青年的怀旧文化实践——以豆瓣怀旧小组为例[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张盛颖(贵州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场景、认同与情感:围炉煮茶活动中青年群体社会交往的拓展与再连接[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朱琦(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短视频新闻中媒介伦理失范现象探析[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林洁(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时代传统广播如何抢搭短视频“顺风车”实现突围[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杨陆海(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省级新闻发布的传播特征与传播路径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石中钰(鲁东大学文学院).数字永生的幻影:虚拟数字人与记忆数字化[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王婧茹(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可持续发展视域下中国儿童在博物文化传播中的角色定位[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李晓芙1,金雨晨2(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构乡镇拟真:奇观视域下土味视频在微博的生产机制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颜诗琴(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奇幻”在爱情电影中的艺术与商业潜力:现代台湾奇幻爱情片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刘美霞,徐明(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存在主义视域下的摄影美学探讨[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高翔,任春阳(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日本民族性电影反思的不足与偏颇——以《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为例[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邵鹏(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邵培仁在当代中国传播学研究中的学术地位[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牛草雨(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仪式观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鲜于文灿(武汉大学艺术学院).视觉文化视域下的三重“观看”:新生代电影中的人民性表达[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刘薇妮(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民族共同体”基础上的记忆书写——以南京大屠杀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沈笑怡(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主题主线报道创新路径探究[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少儿频道(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少儿频道).青春的赛道[J].东南传播,2023,第6期
-
王慧(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环境危机传播中的媒体话语建构机制与生态监督研究[J].东南传播,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