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刚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西方国家移民的政治效应——一项基于演绎方法的分析[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洪治纲(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批评研究院).论非虚构写作的历史意识[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车致新(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从“王者荣耀”到“绝地求生”:“大逃杀”游戏与内卷社会的伦理学[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孙周兴,陈少明1,张任之1,王俊2,朱承3,张曦4,王正5,6(中山大学哲学系;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厦门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大变局时代新文科的价值审视与实践逻辑——哲学视野的诠释[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孙周兴.开拓面向技术人类文明的艺术人文学[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陈少明(中山大学哲学系).精神哲学何以书写时代精神[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张任之(中山大学哲学系).“捍卫常识”:变革时代哲学的底线[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朱承(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公共精神培育:新文科的天然使命[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王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新文科的实践导向性与平民性[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孙江(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对抗“虚吾主义”——虚构·非虚构之辨[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南帆(福建社会科学院).非虚构写作:话语规则与效果[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姚大力(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非虚构纪事中的虚构:历史学角度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孙竞昊(浙江大学江南区域史研究中心).“虚构”与“非虚构”:叙事史学的张力与纠结[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王笛(澳门大学历史系).文学有历史真实性吗[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郭洪雷(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类型边界和“真实”的样态——非虚构历史叙事的两个问题[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王晓葵(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事件的真实与记忆的表象[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徐兆正(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非虚构写作如何呈现“中国记忆”——以《温故一九四二》为例[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潘英丽(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发展格局中的就业新趋势与结构性就业对策[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王俊(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新文科视野下当代哲学研究的三维空间变革[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张曦(厦门大学哲学系).构建更人文的哲学伦理学——兼议新文科对学科中心问题的重塑[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探索与争鸣》第五届(2022)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征文公告[J].探索与争鸣,2022,第3期
-
刘金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权力流散:平台崛起与社会权力结构变迁[J].探索与争鸣,2022,第2期
-
郭明(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虚拟型熟人社会:一个新乡村社会形态[J].探索与争鸣,2022,第2期
-
肖梦黎(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平台信用评分机制的规制功能及其法治化实现[J].探索与争鸣,2022,第2期
-
李倩倩1,王敬仪2(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学院);中国邮政文史中心(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机关术”:游戏中的技术想象与文化传承多元路径[J].探索与争鸣,2022,第2期
-
邓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当代游戏史的思想谱系:从本土现代化到资本与市场逻辑[J].探索与争鸣,2022,第2期
-
沈辛成(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技术民族主义:源流、局限与前景[J].探索与争鸣,2022,第2期
-
叶成城(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全球技术史视野下的火器革命与文明动力机制[J].探索与争鸣,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