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海萍1,王语萌1,杜佳琪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基于保护生态服务价值的县域城市扩展情景分析——以浙江省安吉县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9期
-
米朝娟,周自翔,刘婷,武佳,孙彦旭(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陕北长城沿线植被恢复与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服务模拟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9期
-
李治1,孙悦1,李国平2,刘生胜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北黄土高原贫困农户生计策略对生计资本的敏感性研究——以佳县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9期
-
曹瑞1,杨万勤1,袁吉2,李晗2,谭波2(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土壤层酶活性随关键时期变化[J].生态学报,2022,第19期
-
李海萍1,王语萌1,杜佳琪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基于保护生态服务价值的县域城市扩展情景分析——以两山理论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9期
-
任小玢1,2,张东海3,俞鸿千1,2,徐洁4,蒋齐1,2,王占军1,2,吴旭东1,2(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在宁夏草地变化中的相对作用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19期
-
杨鑫光1,李希来2,王克宙1,李志炜3,马盼盼2(青海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青海省特色经济植物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煤矸石山生态恢复的主要路径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19期
-
税伟1,2,冯洁1,2,李慧1,2,江聪3,孙祥1,2,刘橼锰1,2,张永永1,2,孙晓瑞1,2(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福州大学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喀斯特退化天坑不同坡向植物群落的系统发育与功能性状结构[J].生态学报,2022,第19期
-
陈金月1,2,3,陈水森1,3,付娆1,尹小玲1,王重洋1,李丹1,彭咏石1(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遥感大数据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省水质现状及驱动因素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9期
-
熊燕飞1,2,张安录1,2,刘蒙罢1,2,李欢1,2(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生态与环境经济研究所).柑橘园扩张对生态系统服务和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江西省信丰县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9期
-
翟夏杰1,2,3,崔丽娟1,2,3,李伟1,2,3,赵欣胜1,2,3,张曼胤1,2,3,李春义1,2,3,窦志国1,2,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汉石桥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湿地生态单元的定义及其在湿地恢复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22,第19期
-
彭保发1,刘宇2,3(湖南文理学院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河流景观生态服务供给与需求/消费的互馈机制[J].生态学报,2022,第19期
-
龙启霞1,2,蓝家程1,2,姜勇祥3(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生态恢复对石漠化地区土壤有机碳累积特征及其机制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赵正嫄1,2,张云龙1,李婷1,2,吕一河1,2,王聪1,伍星1,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空间距离指数的青藏高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及时空演变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彭洁,蔡海生,张学玲,张婷,吕大伟(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基于主导生态功能的抚河流域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郑可君1,2,李琛1,吴映梅1,高彬嫔1,李婵1,武燕1(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边境山区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沈问苍1,张建军1,2,王柯1,张守国1,雷昊仪1,宋远坤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区主导生态风险识别及分异性研究——以黄河流域中游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勾蒙蒙1,李乐1,刘常富1,2,肖文发1,2,王娜1,欧阳帅3,胡建文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宁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梯度效应[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王争磊1,刘海龙1,2,丁娅楠1,王炜桥1,张丽萍1,郭晓佳1,2(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山西省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姚秋翠1,2,余克服2,廖芝衡1,2,陈飚2,俞小鹏2,韦芬2,胡宝清1(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棘冠海星暴发及其对珊瑚礁的生态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胡一帆,王浩,焦磊,张立伟,南维鸽,董治宝(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青藏高原重大建设工程生态修复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刘玉祯,孙彩彩,刘文亭,杨晓霞,冯斌,时光,张雪,李彩弟,杨增增,高婕,张小芳,俞旸,张春平,董全民(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高寒草地适应性管理重点实验室).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关键种对不同放牧家畜组合放牧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李雪萍1,许世洋2,李敏权1,王建喜2,郭致杰1,漆永红1,荆卓琼1,李建军1,谢志军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甘南州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甸植被及土壤特性的演化规律[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崔丽娟1,李伟1,窦志国1,张曼胤1,邬国锋2,胡忠文2,高崟1,3,李晶1,雷茵茹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然资源部大湾区地理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近30年中国滨海滩涂湿地变化及其驱动力[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李善家1,2,王子濠1,苏培玺2,王辉1,王福祥1,崔莉娟1(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荒漠植物性状权衡策略及功能多样性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袁换欢,王智,徐网谷,游广永,张建亮(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林草交错区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段成伟1,李希来1,柴瑜1,徐文印1,苏乐乐1,马盼盼1,杨鑫光2(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不同修复措施对黄河源退化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赵海霞1,2,范金鼎1,3,骆新燎1,2,朱天源1,2,孟菲4,顾斌杰1,2(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绿色基础设施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以南京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黄孟冬1,2,肖玉1,2,秦克玉1,2,甘爽1,2,谢高地1,2,刘婧雅1,2,王洋洋1,2,牛樱楠1,2,刘佳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1980—2018年浑善达克地区防风固沙服务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