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亮洁1,2,秦丽双1,杨永春3,潘竟虎1(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城市群地区城市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交互协同作用——以成渝城市群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陈艳,马月伟,潘健峰,冯小鹤(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顾及石漠化敏感性的山地型城市生态网络构建 ——以云南省曲靖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仝川1,2,罗敏3,陈鹭真4,黄佳芳1,2(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滨海蓝碳湿地碳汇速率测定方法及中国的研究现状和挑战[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许丽1,高光耀2,王晓峰3,4,陈永喆2,周潮伟2,王凯2,傅伯杰2(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院;陕西省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中国北方旱区植被变绿的定量贡献[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马转转1,2,张全智1,2,王传宽1,2(东北林业大学生态研究中心;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六种温带森林类型凋落物量长期动态及其环境驱动[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倪秀雅,冯永霞,李如华,尚鹤,陈展(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重庆酸雨区不同林型对土壤酸化和真菌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梁裕华1,2,曹瑞2,王芝慧2,李旭清2,王怀宾2,冯忠娟2,董慧慧2,安文丽2,武启骞1,杨万勤2(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不同经营模式茶园土壤微生物熵对台风干扰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宋帅帅1,2,3,4,5,王建6,蔡朝晖7,吴浩3,4,5,王世彤3,4,5,肖之强3,4,5,江明喜3,4,5,魏新增3,4,5(西藏大学青藏高原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西藏大学理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核心植物园保护生物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北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北科技学院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濒危植物永瓣藤叶片功能性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李育森1,2,赵会宏1,王庆1,王大鹏2,罗永巨2,周磊1,黄世慧1,余梵冬3(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大藤峡大坝蓄水对浔江鱼类群落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朱自强1,刘正霄1,谢郁城1,贺吉立2,李建强1,徐基良1,张正旺2(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石油开采对水鸟多样性及分布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段兴汉1,2,3,吴峰1,2,3,张素青1,2,3,鲍蕾1,2,3,王红芳1,2,3(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生态学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梅花鹿的空间遗传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陈国康1,2,袁帅1,2,付和平1,2,武晓东1,2,李鑫1,2,李琳琳1,2(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草地啮齿动物生态学与鼠害控制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阿拉善荒漠区两种优势跳鼠种间营养生态位[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宋全健1,丰美萍1,2,3,边文华1,程晓鹏1,汪振华1,2,章守宇1,2,刘洪生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环境DNA技术与水生态健康评估工程中心).大陈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余海东1,2,顾行发1,2,3,魏香琴1,占玉林1,刘艳1,李娟1,王春梅1(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尼泊尔生态系统质量评估与时空格局变化——基于参照条件的评估方法[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贺桂珍1,2,于名召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年冬奥会崇礼赛区多重压力下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贺攀霏1,2,孙志高1,2,3,师自香1,2,胡星云1,2,宋振阳1,2,李亚瑾1,2,陈冰冰1,2,厉彦哲1,2(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氮负荷增强对闽江河口芦苇残体分解及其养分释放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李俊鹏,李海波,王林(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沙棘根尖功能特征对坡位和动物啃食枝叶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王琳,周良俊,魏楷丽,张明海,张玮琪(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穆棱林区野生东北马鹿种群冬季食物组成模式与植物代谢产物的关系[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韦冰1,豆鹏鹏1,2,王芳1,姚婧梅1,林敦梅1,智悦1,何强1,黄屿玥1,史思捷1,冯莹1,王洪锐1,裴文杰1(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与技术学院).底栖分解类群对金佛山森林溪流凋落物混合分解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罗珂1,田立涛2,何豫1,王少剑2(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基于文献计量的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环境关联性研究[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华朗钦1,张方敏1,翁升恒1,2,卢燕宇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安徽省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所大气科学与卫星遥感安徽省重点实验室).1982—2020年安徽省净生态系统生产力时空格局变化及其成因[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李苗1,2,3,4,陈小勇2,3,4(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云南省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联合实验室).环境DNA技术在鱼类生态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毛诚瑞1,2,3,4,任强1,2,3,4,李磊1,2,3,4,何春阳1,2,3,4(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急管理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青藏高原城市扩展过程的区位因素——基于随机森林的多尺度分析[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孙鹏飞1,程瑞梅1,2,肖文发1,2,沈雅飞1,2,曾立雄1,王丽君1,陈天1,张萌1,邢红爽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模拟氮沉降和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幼苗营养元素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杨斯琪1,鲍雅静1,叶佳琦1,2,吴帅1,张萌1,徐梦冉1,赵钰1,吕晓涛3,姜良超4,5,韩兴国4,5(大连民族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额尔古纳森林草原过渡带生态系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氮沉降和刈割条件下羊草光响应模型比较及响应特性[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刘莉娜1,曲建升2,曾静静1,韩金雨2,刘淳森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基于文献计量的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研究进展及发展态势[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方笛熙1,万霞1,毛婉琼2,张锋3(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云南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病原体感染对物种间资源竞争的影响——基于资源竞争理论[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景晓栋1,田贵良1,2,3,班晴晴1,胡豪1,张钰宁1(河海大学商学院;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基于文献计量的21世纪以来我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生态学报,2023,第17期
-
荔童1,2,梁小英1,2,张杰1,2,耿雨1,2,耿甜伟3,石金鑫1,2(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及其驱动因子分析——以陕北黄土高原为例[J].生态学报,2023,第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