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立彩1,陈凤燕2,孟世敏3(福建广播电视大学科研处;福建省电化教育馆信息化教学研究室;东方潜能脑认知结构成像实验室).基于大数据动力重构技术的远程教育管理探析[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蔡华健(南京晓庄学院教务处).从边缘到轴心: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大学精神[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邱国锋(嘉应学院).地方高校教师专业生态化发展理念与实践探索[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林明惠1,杨顺昌2(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高校辅导员“隐性教育放弃”工作模式合理性的探讨[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肖慧欣1,2,蔡毅强3,2,李治中4(福建医科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思政部).《淮南子》的学习思想及其当代启发[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付洪,舒高磊(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全面抗战时期高校的内迁及其教育史意义[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邢政权1,赵忠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学生评教中的“边缘人”及其转化策略[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马静(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新发展理念规避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压力的立体式图景[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王继元(常熟理工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多元与转型:应用型本科高校研究走向——基于2002—2016年发表论文的元分析[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耿红卫,臧嘉琦(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的写作教学观[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南旭光(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供给侧改革下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矛盾和发展对策[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叶蓁(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结构及测评研究——评《高校体育教师胜任力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孟范英1,刘胡权2(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北京教育学院基础教育人才研究院).基于混沌理论视角对当前学校改进的教育哲学思考[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顾琪璋(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支架理论视域下英语课堂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林泓宇(长安大学).政策引导与文化驱动:以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困境[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丁志强(松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数学能力培养研究——评《高职数学核心能力探究》[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丁勇江(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挑战精神的技能化实施探究[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刘阳,林荣日(复旦大学).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及其实现[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郑宣奕(武警后勤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基于“三个转变”的军校研究生课程考核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高小红(松原职业技术学院).高校历史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评《历史教学论》[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史明政(北京工商大学体育与艺术部).高校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指导研究——评《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唐丽丽(松原职业技术学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课程与改革研究——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探究》[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刘佳颐(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体验链教学理论基础与实践思考[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李建辉(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纵横结合,渐进转型:省属高师院校转型发展方式研究——以闽南师范大学与漳州市政府共建应用技术学院为个案[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陈霞1,2,刘爱东1(淮阴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近代大学学者群落构建的当代启示[J].教育评论,2017,第6期
-
伍廉松(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5期
-
陈雅婷(泉州师范学院).跨文化视域下外籍教师身份认同建构研究[J].教育评论,2017,第5期
-
孙惠利(郑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探究[J].教育评论,2017,第5期
-
苏忠钊(厦门理工学院).新常态视域下福建省高校师生网络素养教育探析[J].教育评论,2017,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