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先前1,黄晨光2(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激光驱动爆炸与冲击效应[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1期
-
赵元安1,2,邵建达1,2,刘晓凤1,2,李大伟1,2(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薄膜光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光学元件的激光损伤问题[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1期
-
林傲祥,彭昆,俞娟,倪力,戴晓军,向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高功率连续光纤激光系统热效应及其抑制措施[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1期
-
胡鹏,张建柱,张飞舟(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高能激光系统内光路热效应建模与仿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1期
-
李牧1,张红平2,陈实1,陶沛东3,1,祝航1,周沧涛1,赵剑衡4,孙承纬5,6(深圳技术大学工程物理学院先进材料测试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高功率激光与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深圳技术大学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四川大学物理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激光驱动材料动态压缩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1期
-
张黎,付博,黄元杰,赵宇,李生福,吴冀川,张永强,谭福利(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激光烧蚀等离子体射流与固体靶相互作用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1期
-
周巡1,2,马琼1,刘智搏1,康宏向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1064 nm激光不同辐照时间对小鼠皮肤热损伤的实验与理论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1期
-
吴冀川1,赵剑衡2,黄元杰1,张黎1,张永强1,谭福利1(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基于脉冲激光的空间碎片移除技术:综述与展望[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1期
-
尚建力1,2,王君涛1,2,彭万敬1,2,刘航1,2,3,汪丹1,2,马毅1,2,付博4,于益1,2,冯昱骏1,2,张黎4,阮旭1,2,靳全伟1,2,易家玉1,2,叶先林1,2,3,孙殷宏1,2,王伟平4,高清松1,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能激光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研究进展和展望[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1期
-
胡蔚敏1,2,王小军1,田昌勇1,杨晶1,刘可1,彭钦军1,3(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固体激光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功能晶体与激光技术重点实验室).脉宽对中红外激光带内损伤HgCdTe材料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1期
-
孟凡欣1,2,3,邢中阳1,2,3,许中杰1,2,3,程湘爱1,2,3(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脉冲功率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能激光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时空调制型干涉成像光谱仪的强光干扰效应仿真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