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董发勤1,2,邵龙义3,冯晨旭1,琚宜文4,李杰3,霍婷婷1,赵玉连1(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大气微纳米颗粒物界面反应与矿物协同演化意义[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刘开君1,黄菲1,高尚2,张志彬1,安佰高1,黎永丽1(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大西洋Logatchev热液区多形貌黄铁矿特征及其意义[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许骐1,2,周琴1,王乐阳1,3,刘红梅4,潘纲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纳米技术与健康效应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材料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矿物物理与材料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纳米材料对水体中PFCs的去除行为及机制[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晁洪太1,王志才1,王雷1,孙岩2(山东省地震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发震断裂带内黏土矿物的纳微米变形[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孙岩1,琚宜文2,黄骋2,周巍1,晁洪太3,王志才3(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山东省地震局).H Odé剪切变形理论在纳米尺度的表象[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傅宇虹1,2,覃宗华1,于文彬1,聂信1,王济2,琚宜文3,4,万泉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纳米矿物-水溶液界面过程[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李涵1,2,姚奇志3,周根陶1,2(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纳米尺度下的生物矿物和生物矿化:基于介晶的视角[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张志彬1,黄菲1,刘开君1,彭艳东2,任亚群1(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资源与材料学院).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中纳-微米尖晶石的出溶序次及其成因机制[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刘卫平1,2,吴秀玲1,张晓玲1,陈龙1,孟大维1(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武昌首义学院基础科学部).NAMs柯石英中结构水的红外光谱和第一性原理计算[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张常爱1,2,庆承松1,2,陈天虎1,2,刘海波1,2,陈冬1,2,胡玮1,2(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纳米矿物与环境材料实验室).利用低品位菱锰矿矿石热处理制备纳米材料[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孙红娟1,刘波1,彭同江2,段佳琪1(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微晶石墨氧化-膨胀过程中微形貌与结构变化[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蔡周荣1,2,3,向俊洋1,2,3,黄强太1,2,3,李建峰4,卢丽娟1,2,3(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中山大学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资源与近岸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红河断裂韧性剪切带内纳米颗粒的形态及其构造意义[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熊发挥1,杨经绥1,徐向珍1,郝晓琳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地幔研究中心;中地宝联(北京)国土资源勘查技术有限公司).阿尔巴尼亚布尔其泽纯橄岩壳中橄榄石的包裹体研究[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王彩云1,2,曹建劲1,2,戴冬乐1,2(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卡休他他矿床地下水纳米微粒特征及意义[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段鉴书1,2,3,李艳1,2,3,许晓明1,2,3,丁竑瑞1,2,3,刘菲菲1,2,3,鲁安怀1,2,3(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矿物环境功能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三斜水钠锰矿层间阳离子交换作用的拉曼谱学[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丁兴1,2,何俊杰3,4,刘灼瑜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热液条件下锐钛矿晶体生长的实验[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王印1,2,刘海龄1,张雪芬3,沈宝云4,朱荣伟1,2,3,周洋1,2(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三英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海南岛小妹韧性剪切带纳米颗粒发育阶段及形成机制[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琚宜文.序言[J].地球科学,2018,第5期
  • 王艺龙1,2,李艳军1,3,魏俊浩1,3,李欢1,韩玉4,周红智1,黄啸坤1,柯坤家1(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辽宁省地质勘查院;固体矿产勘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东昆仑五龙沟地区晚志留世A型花岗岩成因:U-Pb年代学、地球化学、Nd及Hf同位素制约[J].地球科学,2018,第4期
  • 苏本勋1,2,3,肖燕2,4,陈晨1,2,3,白洋1,2,3,刘霞1,5,梁子2,3,4,彭青山6(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勘查与测绘工程学院).Fe-Mg同位素在蛇绿岩中铬铁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应用潜力[J].地球科学,2018,第4期
  • 陈艳虹1,2,杨经绥2(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地幔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豆荚状铬铁矿床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球科学,2018,第4期
  • 董汉文1,许志琴1,2,曹汇1,李源1,刘钊3,李化启1,易治宇1,陈希节1,马绪宣1,吴婵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东、西边界断裂对比及其构造演化过程[J].地球科学,2018,第4期
  • 刘飞1,连东洋1,2,牛晓露1,赵慧1,3,冯光英1,杨经绥1(地幔研究中心国土资源部深地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东波MORB型均质辉长岩的大洋核杂岩成因[J].地球科学,2018,第4期
  • 张明东1,马昌前1,2,王连训1,郝峰华1,郑少杰1,张磊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后碰撞阶段的“俯冲型”岩浆岩:来自东昆仑瑙木浑沟晚三叠世闪长玢岩的证据[J].地球科学,2018,第4期
  • 孟元库1,2,3,马士委3,许志琴3,4,陈希节3,马绪宣3(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冈底斯带甲玛矿区花岗斑岩类年代学、地球化学及岩石成因[J].地球科学,2018,第4期
  • 陈红杰1,2,吴才来1,雷敏1,郭文峰1,张昕1,郑坤1,高栋1,吴迪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南阿尔金陆块科克萨依新元古代花岗岩成因及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2018,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