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淡咸.仙鹤奇谭[J].博物,2022,第2期
  •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编辑部).征稿简则[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2期
  • 戴畋(中国国家博物馆).博物馆智慧化背景下文物知识图谱构建的实践探索[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1期
  • 陈华杰,王玲(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多媒体展示方式在博物馆运用的特色探析 ——以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1期
  • 关彩霞,卞伯高,卢萍(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基于STEAM 理念的青少年户外教育综合课程探索 ——以英国诺丁汉郡户外教育综合课程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1期
  • 徐瑞1,米汉林1,王晨1,2(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院).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字博物馆管理媒介模式研究[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1期
  • 季良纲(浙江省科学传播中心).科技场馆动漫技术应用分析[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1期
  • 桂潇璐(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数字技术打造未来博物馆 ——德国博物馆4.0 项目(Museum4punkt0)观察[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1期
  • 王菁,郭霞,马劲(北京天文馆).“国际空间站”太空教育活动初探[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1期
  • 邹新伟,张娜,张伊晨,李锋,段飞(广东科学中心).科技馆激发青少年科学好奇心的路径研究[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1期
  • 赵蔚,孟晗(东华大学).运用“超级用户思维”提升博物馆的数字化体验[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1期
  • 杨帆,孙秋(上海科技馆).一种IP 驱动的科普游戏开发模式[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1期
  • 崔明湜(莱斯特大学博物馆研究学院).数字化平台在丰富流失文物叙述方面的运用[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1期
  • 张海燕1,樊文强2(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六国15 岁学生的科学职业期望和科学资本 ——基于PISA 数据的比较研究[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1期
  • 缪文靖,黄凯,蒋俊英,章铖(上海科技馆).上海科技馆数字化转型的思考和构想[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1期
  • 孙艳芬(上海市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基于“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校外探究型活动课程设计与实践 ——以“发酵技术与生活”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1期
  • 马宇罡(中国科学技术馆).因馆结缘,以诗言志 ——简评科学人文随笔集《携诗远行畅情怀》[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2,第1期
  • 徐啟航,孟凡萌.中国古代老虎奇闻[J].博物,2022,第1期
  • 袁畅,张铁,郑秋旸.从“猫”到虎的演化之路[J].博物,2022,第1期
  • 唐志远.站直了,别趴下![J].博物,2022,第1期
  • BlueRainForest.“冰水”摸鱼记[J].博物,2022,第1期
  • 赫连镜繇,任箴.从乌鲁克到巴比伦:《绝对魔兽战线》中的两河旧事[J].博物,2022,第1期
  • 张纾宁.楔形文字:芦苇秆划出最古老的书[J].博物,2022,第1期
  • 江冲.风滚草:肆虐北美,只因“没遇上吃货”?[J].博物,2022,第1期
  • 王永生,李小隼,邱建明,动脉影,唐志远,苏义,孟凡萌.贝币:最早的钱出自大海[J].博物,2022,第1期
  • 徐龙.茴香:蓬头甜草,专治荤腥[J].博物,2022,第1期
  • 晓风.蚜虫“木乃伊”[J].博物,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