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邓鸿胜,卢旸,曹露芳,许蒙蒙,毕美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基于NRZ+Manchester信号和偏振复用的无源光互连数据中心[J].光学学报,2021,第15期
  • 张晓乐1,2,李卓1,2,高彦泽1,2,施蕊1,2,宋健1,2,时庆峰1,2,李霁恬1,2,张思晨1,2(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精密光电测试仪器及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MEMS红外转换薄膜光驱动技术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5期
  • 宗云花,王伟之,任宇宁,王庆雷,王妍,高卫军(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激光参考相机视轴监视方法与验证[J].光学学报,2021,第15期
  • 孟鑫1,王丽1,王静静1,毛桂林1,2(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江苏省先进激光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全固态266 nm激光拉曼光谱仪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5期
  • 桂进斌,张凯,李俊昌,宋庆和,方青(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复振幅调制相息图编码及滤波系统的优化设计[J].光学学报,2021,第15期
  • 胡哲1,2,3,洪春霞2,滑文强2,王玉柱2,李秀宏2,王劼1,2(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上海光源硬X射线光束在线监测[J].光学学报,2021,第15期
  • 章昌凤1,谢飞扬1,黄小琦2,李茂1,严宇恒1,郭强1(上海大学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基于荧光光纤的临近空间飞行器局部放电故障的地面模拟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5期
  • 包建1,2,沈秋阳1,2,陈新华1,2,潘世琦1,2,沈为民1,2(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部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棱栅型波数线性分光光学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光学学报,2021,第15期
  • 武燕婷1,熊伟2,3,李超波2,胡震恒1,田飔莹2(中国科学院大学微电子学院;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光弹调制器谐振特性的研究及验证[J].光学学报,2021,第15期
  • 王驰1,2,温珠莉1,孙建美1,杨辰烨1,李金辉2,方东2,栾信群2,许业文2(上海大学精密机械工程系;近地面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超小自聚焦光纤探头的SS-OCT测振方法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5期
  • 杨霞1,2,李俊琴1,3,曹杰峰1,3,赵子龙3,王勇1,3,邰仁忠1,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基于同步辐射的时间分辨X射线铁磁共振方法[J].光学学报,2021,第15期
  • 吴茂刚,余亚梅,许瑞华,吴绍兵,唐润生(云南师范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向量代数在固定和跟踪平面太阳能计算中的应用[J].光学学报,2021,第15期
  • 张倩倩,吴涛,孙城林,叶谌雯,王梦宇,范乐康,刘洋,何兴道(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中空波导光纤的CO2气体传感器稳定性的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5期
  • 董静1,陈涵天1,王海林1,贾贤石1,朱广志1,Aleksei Kozlov2,朱晓1(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M.F.Stelmakh股份有限公司极地研究所).基于薄片增益介质的皮秒激光再生放大器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4期
  • 白杨杨1,2,岑远遥1,孟立新1,2,张乐仪1,张立中1,2(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长春理工大学空地激光通信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空间激光通信组网从光端机控制技术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4期
  • 张俊超1,陈溅来1,罗海波2,杨德贵1,梁步阁1(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基于张量非负稀疏分解的偏振图像插值算法[J].光学学报,2021,第14期
  • 骆钧尧1,2,3,郭智1,2,黄浩4,3,5,欧欣4,张祥志1,2(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多层膜光栅衍射效率的同步辐射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4期
  • 李加慧1,2,3,谭奋利1,2,3,曾晨欣1,2,3,季轶群1,2,3(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州大学江苏省先进光学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教育部现代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无人机载超低空宽覆盖遥感相机光学系统设计[J].光学学报,2021,第14期
  • 赵蒙蒙,鲁贞贞,朱书缘,冯继宏(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部智能化生理测量与临床转化北京市国际科研合作基地).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图像生成[J].光学学报,2021,第14期
  • 孙丽1,王兴业1,李闯1,张春巍2(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基于等强度梁的新型双光纤光栅静力水准仪[J].光学学报,2021,第14期
  • 兰俊1,2,陈劲松1,2,肖志刚3,赵立新1,2,胡松1,2,杨勇1,2(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微细加工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乐山师范学院).一种宽波段减反的新型苞状蛾眼结构模拟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4期
  • 李付谦,陈文静(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光电系).正交光栅相移轮廓术的相位误差分析及其校正[J].光学学报,2021,第14期
  • 曹阳,文豪,党宇超(重庆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自由空间光通信下的LSTM-SCFlips译码方法研究[J].光学学报,2021,第14期
  • 牟彤彤1,申晋1,李鑫强1,王梦婕1,王雅静1,刘伟1,袁曦1,陈晓虎2,朱新军3(山东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流动气溶胶动态光散射测量中的流速限制[J].光学学报,2021,第14期
  • 曾庆鹏1,胡放荣1,周远2,邹莹畅2,汪之又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长沙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湖南省光电健康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双椭圆结构的高Q值太赫兹超材料传感器[J].光学学报,2021,第14期
  • 朱子岳1,2,赵梦鑫2,张一尘1,陈健1,2(上海大学特种光纤与光接入网重点实验室;上海大学特种光纤与先进通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高速IM-DD模分复用通信系统中基于神经网络的MIMO均衡技术[J].光学学报,2021,第14期
  • 程钊1,2,3,赵南京1,3,殷高方1,3,张小玲4,刘建国1,3,刘文清1,3(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大学).基于SWTATLD算法的藻类群落离散三维荧光光谱识别方法[J].光学学报,2021,第14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