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文丽1,费建芳2,黄小刚2,刘磊2,李启华3,杨璐2(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南京校区;国防科技大学气象和海洋学院;空军研究院航空气象防化研究所).热带气旋Rossby波能量频散问题研究进展[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韩复兴1,孙章庆1,陈祥忠2,高正辉1,王瑞兴2,刘俊成1,王丽丽3(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桔灯地球物理勘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定向插值在偏移成像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肖勇,张瑞青,况春利(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阿留申—阿拉斯加俯冲带及周边地区地幔过渡带结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何玲珊1,2,刘秀铭1,3,4,马明明1,3,毛学刚1,3,A.R.Tabrez5,吕镔1,3,綦昕瑶1,2,师永辉1,2(福建师范大学湿润亚热带山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 and Geography,Macquarie University;COMSATS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巴基斯坦Bahawalpur黄土岩石磁学特征及磁化率变化机制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薛艺,黄宝春,赵千,韩露,李能韬(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剩磁各向异性方法对华北下三叠统红层磁倾角浅化效应的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种洋1,2,3,常宜峰4,柴洪洲1,郭云飞1,敬子健5,刘毅6(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95948部队;93920部队;92292部队).不同卫星轨道高度对地壳磁场反演的影响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于会臻,王金铎,王千军(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基于密度模型稀疏表征的重力反演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程时俊1,2,毛伟建1,欧阳威1(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计算与勘探地球物理研究中心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分数阶时间导数的黏弹性衰减VTI介质中平面波传播[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王晨阳1,2,骆遥2,3,熊盛青1,2,刘诗华2,刘祖鉴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国防科技大学智能科学学院).海域航空重力快速构建区域大地水准面[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孟小红1,王俊1,刘国峰1,陈召曦1,倪建辉2,张达1,谭捍东1,李淑玲1,方圆1,郑师警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福建省第八地质大队).闽西南大排多金属矿区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与找矿启示[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3期
-
宋晋东1,2,余聪1,2,李山有1,2(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预警现地PGV连续预测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李貅1,胡伟明1,薛国强2,3,4,5(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多辐射源地空瞬变电磁响应三维数值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赵峦啸1,2,刘金水3,姚云霞3,钟锴1,2,麻纪强1,2,邹采枫1,2,陈远远1,2,付晓伟1,2,朱晓军1,2,朱伟林1,2,耿建华1,2(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海洋资源研究中心;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陆相沉积烃源岩定量地震刻画:以东海盆地长江坳陷为例[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张佳佳1,2,曾庆才3,印兴耀1,2,李红兵3,姜仁3,黄家强3,张连群3,张广智1,2,谷一鹏1,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深层油气地质与勘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多孔可变临界孔隙度模型及储层孔隙结构表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赵建国1,潘建国2,胡洋铭1,李劲松3,闫博鸿1,李闯2,孙朗秋1,刘欣泽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基于数字岩心的碳酸盐岩孔隙结构对弹性性质的影响研究(上篇):图像处理与弹性模拟[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周云1,2,李予青3,王卫民2,王洵2,潘正洋4,何建坤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与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武汉科岛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室).2020年阿拉斯加MW7.8地震震源特征及邻区地震危险性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王秀英,杨德贺,周子涵,崔静,周娜,申旭辉(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ZH-1卫星得到的中国及邻区顶部电离层背景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赵建国1,潘建国2,胡洋铭1,李劲松3,刘欣泽1,李闯2,闫博鸿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基于数字岩心的碳酸盐岩孔隙结构对弹性性质的影响研究(下篇):储层孔隙结构因子表征与反演[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刘学义,程玖兵,王腾飞,耿建华,刘玉柱(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低信噪比海底多分量地震数据波场分离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邝芸艳1,王亚龙2,宋海斌1,关永贤3,范文豪1,龚屹1,张锟1(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同济大学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系统项目办公室;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南海东北部内孤立波包的地震海洋学和遥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许启慧1,盖增喜1,冯永革1,王冠之1,郭震2,梁晓峰3(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塔里木盆地南部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李嘉琪,宁杰远,蔡晨,鲍铁钊(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基于三重震相波形非线性反演的俯冲带410-km间断面起伏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王晓毅1,2,3,张江杰1,2,许宏桥1,2,3,田宝卿2,3,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基于Poynting矢量行波分离的最小二乘逆时偏移[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孙辉1,2,岳玉波3,李猛1(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基于Born散射理论的二维黏声介质高斯波束正演[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郭广瑞1,2,李娟1,2,3,陈思丹1,2,Walter D.Mooney4(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漠河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美国地质调查局).西北太平洋俯冲带大地幔楔及地幔过渡带各向异性证据和特征[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徐剑侠1,张伟2,陈晓非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极坐标系有限差分中起伏地表边界条件处理[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司文朋1,2,杨勤勇1,2,邢廷栋1,2,薛诗桂1,2(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中国石化地球物理重点实验室).储层地震物理模拟的震源指向性及介质非均质性影响分析[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万祥禹,游为,王海波,范东明(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维多利亚湖流域水储量变化[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
吴海波1,2,王杰1,2,邹正波1,陈俊华1,2(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震局).三峡库区秭归与巴东交界MS4.0地震矩张量及应力环境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