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涛.论紫砂器《六方梨型》的泥料特性和器型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李新一1,韩蕊2(淄博市李梓源艺术中心;淄博市源一刻瓷艺术博物馆).釉下五彩与刻瓷结合的技艺[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郑小红.浅说米塑的色彩和寓意[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邹森华.一贴一抹田园情,一点一滴紫砂韵——浅析《南瓜壶》的造型设计与意蕴内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施云峰.浅谈紫砂器《锦桂》的泥料特性和器型美学[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徐烨.论紫砂器《仿古如意》的器型美韵和器物内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范锡军.《深秋》紫砂壶的工艺美与意境美探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史国棠.妙手抟砂 匠心传承——论紫砂壶《兰心皓月》的工艺技巧和人文意境[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潘景.浅谈紫砂《双线竹鼓》壶的造型艺术与文化内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许卫国.以《松声无晨》为例论紫砂陶刻的艺术情怀[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陈庆元.以刀代笔绎翰墨——漫谈紫砂陶刻的技法应用与文化属性[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李兆斌(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紫砂“汉铎”造型源流认识[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武瑞琳1,李新雨2,张传扬1,伍世龙(广西艺术学院;扬州大学广陵学院).中国工笔花鸟画技法在明代白底青花瓷器纹样中的应用[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李斌(龙泉市瓷茶记).龙泉青瓷手工圆器制作技艺及其艺术追求[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李雨霏.浅谈紫砂壶《明炉》的造型设计和传统理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邵海萍.论紫砂壶作品《青莲》的创新造型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储亚.论紫砂器《玲珑石语》的美学特征和艺术雅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范云霞.论紫砂器《福禄壶》的造型美学和吉祥寓意[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顾伟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浅析紫砂作品《高升竹》的造型设计及文化内涵[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黄轶(沈阳大学美术学院).莫伊谢延科的现实主义——二十世纪俄罗斯人文历史的绘画表达[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李士强.李士强 陶瓷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唐壮怀.唐壮怀 陶瓷艺术[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叶小艳1,吴元发2,贺娟3(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浅析现代陶艺给景德镇陶瓷艺术带来的影响[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蒋韵杰.紫砂工艺在中国特色文化影响下的发展与创新[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范智超.道法自然 紫韵留香——论紫砂壶《国色天香》中蕴藏的传统技法和文化传承[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范泽明.鱼之乐,众乐也——浅谈《鱼乐》的壶艺观[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马兆利(清远纳福娜陶瓷有限公司).防污耐磨防滑陶瓷砖工艺技术的分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高太鲁.古为今用,老为新用——淄博齐品系列设计感想[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沈誉.筋纹之律动——紫砂《锦绣壶》之创作感悟[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
周华芳.浅述紫砂《暗香壶》的创作及评析[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