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玫黎1,2,胡晓1(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海外利益保护研究中心).无人机军事化利用的国际法规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徐杰(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人工智能时代的身体美学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王家斌1,2,荆蕙兰1(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省委党校、青海行政学院研究中心).回顾与展望:我国边疆治理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 ——基于CNKI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胡柳娟(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北京党建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百年探索与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踪凡(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制度转型与赋圣司马相如的崛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孙国柱(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儒佛交融与明清之际知识社会的形成 ——以方以智“藏悟于学”为中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励轩(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精英关于中华民族建设问题的讨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牛海蓉1,秦亚坤2(湖南大学文学院;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论明赋之演进历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刘方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化三级跳:人工智能的工艺史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杨刚(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四面骰卜及其佛教化历程:从印度到敦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熊德禄(四川大学法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法学院).现场讯问:紧急情况下的侦查权衡[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巴丹(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差序传播与生态退化:基于圈层文化的IP剧产业发展困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李海峰(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基础部).当代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多种范式及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李禹阶,王超(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明清士人对佛教轮回观的回应[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本刊获“全国高校社科名刊”称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邢海燕(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国潮”与“真我”:互联网时代青年群体的自我呈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陈飏1,2,裴亚楠3(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法学院;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网络法治研究中心).论自动化行政中算法决策应用风险及其防范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常安(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和普及 ——从权利保障到国家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石冠彬1,陈全真2(海南大学法学院;南京大学法学院).论区块链存证电子数据的优势及司法审查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孙九霞1,2,王学基3(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宁波大学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文化学院).城乡循环修复:乡村旅游建构新型城乡关系的框架与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常启云,张路凯(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虚拟空间的文化再生产 ——游戏中的节日文化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谢梅,陈文俊(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慕课研究的知识图谱:热点、现状与趋势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马东艳1,张旭辉2(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民族村寨旅游行为意向研究 ——以桃坪羌寨、甲居藏寨、泸沽湖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倪千淼(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法治难题与化解之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何雄浪(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空间经济学及其新发展:新经济地理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马迎1,2,陈晓龙1(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认同的路径依赖与现代变迁[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吴娜1,傅安国2,黄希庭3(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海南大学管理学院;西南大学).贫困家庭心理资源对子女脱贫内生动力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范莉娜1,张晶1,陈杰2,费广玉3(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贵州师范学院).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村民文化适应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基于黔东南三个侗族村寨的跨时段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童清艳1,刘璐2(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网络流行语的“匿名群体驱动”研究 ——2004-2019年中国网络流行语的三维结构框架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石琳(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突发公共事件中民族地区的语言应急与公共服务研究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