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高永久1,冯辉2(南开大学民族事务研究中心暨天津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践要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闵长毅(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法经济学视阈下我国禁毒刑事政策的实践反思与革新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包蕾,杨维中(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百年中国佛教学术史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郭纹廷(中央民族干部学院).论辽金朝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演进逻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敬告读者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关于变更投稿邮箱的通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2期
  • 牛丽娟(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王赛兰(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文化认同或设计认同:旅游文创产品的消费意愿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王华华(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铸牢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胡世文1,祁志伟2(中共国家税务总局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政策工具视角下数字政府建设政策文本研究——基于省级政策文本(2019-2021)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常安(西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法治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法治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雷鸿竹,王谦(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WSR视角下政府数据开放价值实现路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邵六益(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宪法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行宪法民族团结条款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李泽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之内涵、架构及趋向——基于价值共创的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姚翼源1,阮一帆2(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数智技术嵌入高校舆情风险治理的新变化及其实现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姚璐,王书华,赵雯雯(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集聚与环境规制的“本地—邻地”绿色创新效应[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陈健(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发展格局引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与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郝亚明1,杨文帅2(贵州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新时代新征程做好民族工作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与实践指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蔡华(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彝族“天人合一”生命智慧的内涵与时代价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冯一鸣,叶顺,周玲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超越旅游仪式论的是非二分——基于流动与固化调和的身份本体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段吉方,徐锦辉(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雅明视觉文化思想的艺术社会学批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孙伯君(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字文献研究室).西夏文献研究的现状和未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曾明(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传承弘扬三苏文化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从苏东坡“活法”的实践创造说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祖力亚提·司马义1,2,高进3,4(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喀什大学;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民族宗教理论教研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法治进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黄开国(四川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春秋时期天观念的变化及其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何秋红1,2,刘肖琦1(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社交媒体时代青年群体“电话焦虑”影响因素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郭毅(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加速现代性”的解药?——慢新闻运动的学理反思与价值重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谢路军,杨大龙(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三教融合视野下王重阳性命双修思想析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周晔1,2,刘鑫1,3(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滨州学院).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理路——“意识三态观”的分析框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刘长华(湖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复元古”意识下的写作精神重构——论中国现代文学对民族神话、传说叙事精神的理论阐扬[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 郑长德1,张露丹2(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西部民族经济研究中心).生产网络、产业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