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潇颖(华润置地).社会学视角下对城市设计的思考——以东莞松山湖中心区项目为例[J].城市建筑,2022,第20期
-
丁高阳1,张文婷1,杨艳2,张炜3(长安大学建筑学院;易远(西安)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西安思源学院城市建筑学院).地域文化视角下传统村落景观设计策略研究——以灵丘县花塔村为例[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谭辰雯1,2,孔惟洁1,王霖3(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场景理论在中国城乡规划领域的应用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张军1,金小军1,杨凡2,吕峰1,宋文超1(同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乡村景观资源分类分布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张雅茹,梅子钰,郑曦(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公园城市规划研究——以淄博市为例[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张明明1,2,3,殷利华1,2,3(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城市仿真重点实验室).基于PSPL调研法的大学校园绿地植物空间使用评价——以华中科技大学青年园为例[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周梦茹1,魏寒宾2(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历史文化街区街道空间城市设计感知品质测评——以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杨昱洲1,张腾月1,乔倩2(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设计学院;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色彩地理学视角下道口古镇传统色彩研究[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刘宇琴,洪世键(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产城融合视角下的山区县发展路径研究——以三明市将乐县为例[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吴嘉琦1,王霖2,孔惟洁1(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近海岛屿型村落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汕头市妈屿岛为例[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陶思旻1,李麟学2(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能量叙事下建筑环境调控的历史图景[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汤寿旎1,王倩倩1,肖霄2,郑怡1(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城市公共建筑色彩及光环境设计实验研究——以脑电监测下的空间认知及识读光环境实验为例[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牛婷婷1,2,覃焕莲1,2,赵俊然1,2(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中国-葡萄牙文化遗产保护科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传统建筑利用优化策略研究——以环巢湖地区为例[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赵逸白,李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网络时代公众参与背景下的老旧小区公共空间改造——基于日本公共空间竞赛的思考[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张羽曦,张弘驰(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基于CiteSpace的城市公共空间与热环境研究进展[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高梦瑶,李翅(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乡村空间重构研究述要[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李志杰,周国艳,周雷(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韧性社区研究进展及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高凯悦,李春颖,王骏,曲琳平(烟台大学建筑学院).基于城巿织补理念的历史街区更新研究——以烟台奇山所城为例[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孙志敏,揭元峰,刘璐,程付亮(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基于城市记忆角度的工业遗产保护模式的解析——以克拉玛依市为例[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陈斐(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基于多种媒介和数字技术的地形设计教学研究[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邓春凤,何艳阳(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传统村落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保护研究——以广西桂林月岭村为例[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高仪,颜丰,茅金铭,裴夏月,杨淑华,林新峰(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高校教室声环境实验研究与仿真分析[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占思思1,郑清菁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集合城市理念下粤港澳大湾区高铁枢纽集群布局特征[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林晓凤(翰林(福建)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中小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以福州市怡山小学为例[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颜雪妮,朱建国,王佩佩,安红红(江苏海洋大学土木与港海工程学院).“互联网+”模式下设计院主导的EPC项目一体化模式[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胡锦洲(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公园城市”创建下的旧城街道品质提升研究——以武汉市硚口区垂江画廊为例[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裘江,高馨远,杜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乡村人居建设的“针灸式”景观生态治理研究[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江琳玉(龙岩市园林绿化中心).基于服务半径的城市公园体系规划研究——以龙岩市主城区为例[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刘立早(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基于旧城更新的轨道TOD规划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
刘明浩,李晨慧(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市职住关系的多尺度对比——以武汉为例[J].城市建筑,2022,第1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