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雅倩1,岳永杰1,乌云珠拉2,伊丽茜1,李旭1,赵恺1(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青海省乌兰县气象局).基于SWAT模型的根河流域蒸散量时空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郑晓岚1,2,杨玲1,2,宋娇1,3,鲍玉海1,李进林1,2,贺秀斌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水库消落带土壤颗粒组成分形及其空间分异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杨云礼,徐明,张姣,聂坤,文春玉,张健(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黔中地区不同马尾松群丛植物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孙义秋1,关颖慧2,汪志荣1,吴海龙1(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植被毯措施对黑土农田浅沟侵蚀的防护效果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张善红1,2,3,白红英1,3,齐贵增1,3,梁佳4,赵婷1,3(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大学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气象服务中心).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Anusplin的秦巴山区≥10℃积温空间模拟比较[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张文馨1,范小莉1,王强2,房用1,时良3,梁玉1(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林业外资与工程项目管理站;烟台市昆嵛山林场).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变[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杨懿,高华端,王群,李晓松(贵州大学林学院).多因素影响下的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分布特征 ——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马芳1,2,张维江1,冯娜1,黄艳1(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宁夏海原县水务局).固原市主要农作物生育期有效降水与需水量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冯婉1,谢世友1,2(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江流域片2000-2015年植被NPP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探测[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张小栋1,2,3,刘绍雄4,孙宇2,3,胡爱双2,3,李凯超2,陈亚恒1(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河北省盐碱地绿化技术创新中心;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滨海盐碱地不同改良年限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靖亭亭1,2,胡海棠2,3,邱春霞1,李存军2,3,周静平2,3,张巧玲1,2,白翠1,2(西安科技大学;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北黑土漫岗区春耕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地形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胡磊1,佘冬立2,杨震1(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晋西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分异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姜雨璇,查小春(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基于DEM的巴山地区地貌区划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杨路1,杜峰1,2,秦晶晶1,程帅1,李宏斌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区3种优势灌木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梁守真1,隋学艳1,王猛1,李新华2,董红云2,姚慧敏3,马万栋4(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与经济研究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湿地农业与生态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东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休闲农业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基于SPEI的黄河流域多时间尺度干湿变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汤琦1,2,余珮珩3,陈泽怡2,白少云4,陈奕云2,5(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建筑及房地产学系;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土地利用变化模拟[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万艳萍1,赵洋毅1,2,段旭1,2,王克勤1,2,朱梦雪1,邱砚海3,杜云祥3(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玉溪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水利局).红河干旱河谷地区植物根系与砾石对土壤优先路径形成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江雯1,汪军红2,孙鹏1,3,汪文2,乔欣瑞1,简宁杰1,韩乐薇1(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霍山县水土保持试验站;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别山区不同降雨和植被条件下梯地产流产沙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杨铭珂,贺中华,任荣仪(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黔中地区气象水文干旱演变特征及其响应关系[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张尚鹏1,2,王百群1,2,王香香3,黄倩雪4,喻佳洛1,2,徐明哲1,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黄土丘陵区垂直陡壁表面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养分与微生物养分限制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张海欧1,2,3,4,曹婷婷2,3,4,杨晨曦2,3(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 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组成变化及玉米产量可持续性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刘瑞琳1,2,孙鹏1,2,张强3,4,卞耀劲1,2,马梓策1,2,邹逸凡1,2,吕胤峰1,2(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江淮流域地表过程与区域响应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Copula的横断山区非平稳性气象干旱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贾玲,孙栋元,牛最荣,鄢继选,武兰珍,王兴繁,肖锋,马亚丽(甘肃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疏勒河流域最高、最低气温变化规律[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邓香港,上官周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绿水青山提质增效理论辨析及其践行案例[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李晓娜1,王超1,万秀云2,赵春桥1,张微微1,史瑞双1,樊冉冉1,李翠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河北省怀来县农业农村局).延怀盆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风蚀物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安亚强1,2,孙三祥1,3,2,王国锋1,2(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黄河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寒旱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弱透水性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物输移特性[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杨晓玲1,2,丁文魁1,孙占峰1,聂鑫2(甘肃省武威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近60年河西走廊东部气象干旱演变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杨辰丛海,陈志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武夷山丘陵茶园红壤土壤可蚀性近似计算初探[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1版)[J].水土保持研究,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