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曹矞1,高超2,张晓明1,王顺杰1,杨清杰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湖北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湖北省侵蚀性降雨时空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潘明九1,丰佳2,王文龙3,顾晨临1,余智芳1,孟欢4,芦杰丰5,聂峰5,陈健5(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丘区输电线路工程水土流失特征及治理技术对比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石智宇,赵清,王雅婷,张连蓬(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沂河流域植被覆盖时空演变及其与径流的关系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景珂星1,2,3,毛欢1,2,3,宋进喜1,2,3,黄鹏1,2,3,吴琼1,2,3,庞国伟1,2,3(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黄河研究院).岔巴沟流域汛期径流模拟及地表产流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毛娜1,2,刘通3,江恒3,李祥东1,3,程炯3,魏孝荣1,邵明安1(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蚯蚓对赤红壤草被恢复影响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张斌艳1,2,熊东红1,刘琳1,唐永发1,3,张宝军1,李小英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干热河谷冲沟沟床土壤水分时空分异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李诗琦1,2,杨青霞3,刘俊雁1,2,王潘潘3,严贤春2,廖雨辰1,陈琪1,2,谢雨1,吴彦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九寨沟流域森林覆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孙亚荣1,白应飞2,王亚娟1,景雪东3,赵敏1,万星星4,陈云明1,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延安市林业局;延安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公室).1999-2018年延安市各区县退耕还林草实施效果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傅彦超1,王友胜2,杨志3,刘畅1,张晓明2,魏天兴1,辛艳2,马文涛3,解刚2,任正龑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近30年苦水河水沙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尚天赦1,王飞1,2,戈文艳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基于GLDAS-2数据的中国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异性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章志鑫1,陈同德1,王颢霖1,焦菊英1,2,李建军1,张子琦1,陈玉兰2,林红1,徐倩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拉萨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坡面砾石形态与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李谢辉1,刘子堂1,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石河子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四川盆地极端气温事件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李强1,贾薇2,高冠龙3,刘思敏4,霍娜1(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山西工商学院;山西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黑河下游胡杨林生态系统土壤蒸发模拟改进[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梁婉如1,宁立波1,豆靖涛2,3,郭玉娟2,张冬冬2,3,李昂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河南省自然资源监测和国土整治院;河南省地质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汤河流域植物生存域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安彬1,2,肖薇薇1,3,朱妮1,刘宇峰4,单治彬1(安康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陕西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安康市汉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咸阳师范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1960-2017年黄土高原不同等级寒冷日数时空演变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吴小飘1,2,周忠发1,2,朱孟1,3,黄登红1,3,彭睿文1,3(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典型喀斯特聚集区不同地貌类型干旱时空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黄璐莹1,乔伟峰2,3,4,杨泓川5,柴逸贝2,3,何天祺2,3(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市机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县域农村发展与城镇化耦合协调空间分异及调控机理[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王佳欢1,张晨星1,杨新兵1,杨文姬2,米秋菊3(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山合林(北京)水土保持技术有限公司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河北金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基于GIS的白洋淀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梁潇瑜,信忠保,夏晓平(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植被类型对河岸带坡面流水动力特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王荣嘉1,张建锋1,蔡春菊2,雷刚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国际竹藤中心三亚研究基地;国际竹藤中心安徽太平试验中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长三角水源地氮磷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苏建华1,2,王春梅1,2,庞国伟1,2,杨勤科1,2,仲原1,2,杨丽娟1,2,杨安南1,2,刘宝元3,4(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自然科学高等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切沟空间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卞梨交1,李景吉1,2,徐彬妮3,向莹1(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气候变化下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南北坡植被变化差异[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田晋华1,李正勤2,柯浩成2,梁靓2,田孟涵2,高金芳1(甘肃省水利厅兰州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兰州理工大学).近60年来渭河甘肃段径流演变及驱动因素[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陈峰峰1,2,赵江平1,陈云明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黄土丘陵区典型人工幼林土壤水分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邵发琦1,2,李改民3,柯斧1,张文慧1,李夏1,白岗栓4,孙本华2,5,高明霞6,冯浩4,5,6(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北旱地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勘查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肥水蚓坑措施下不同施肥对土壤养分和山地苹果生产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彭莹1,李世曙1,李磊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九龙江流域生态需水量时空变化趋势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 闫钇全1,刘琦1,2,邓大鹏1,廖启迪1(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短时强降雨对岩溶坡面土壤地表流失/地下漏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