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毅1,朱涛1,张江田2,黄明惠2,肖守讷1,丁浩谞1(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剪切螺栓设计及在电力机车结构耐撞性上的运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梁习锋1,2,3,陈劼昊1,2,3,李治祥1,2,3,马闻1,2,3,许平1,2,3(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关键技术国际联合研究实验室;中南大学铁道车辆安全技术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诱导分布对高速列车多胞结构耐撞性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朱宇1,2,张乐乐1,2,窦伟元1,2,张海峰3(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轨道车辆运用工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基于Voronoi吸能管的新型全向防爬器设计与仿真[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金炜1,2,张颖川1,2,阳光武3,陈劲松3,王明猛3,李戈辉3(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纵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温湿度致编织碳纤维复合材料车体结构性能劣化及机理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蒋丽忠1,2,聂磊鑫1,周旺保1,2,张云泰1,余建1,柴喜林1(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速铁路轨道-简支梁桥系统桥上行车性能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李俊杰1,任尊松1,吴养民1,王玉伟2(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高速列车构架载荷解耦降维标定方法及试验验证[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张卫方1,徐多1,刘雪蓉2,冉允萌3,王翔宇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基于压电传感器的铝合金孔结构损伤识别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许平1,2,瞿成举1,2,姚曙光1,2,阳程星1,2,车全伟1,2(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带方锥式吸能结构单节列车碰撞力学行为[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窦伟元1,2,郭盛1,张乐乐1,2,张町3(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轨道车辆运用工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秦皇岛工务段).基于联合插值的高速列车车体结构流固耦合动态响应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周伟1,2,刘杨1,2,白付维3,周康3,王雅昭1,2,王祉歆1,2,孙博1,2(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安全关键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轨道交通列车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轨道车辆车钩多元载荷识别与测量方法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刘文1,2,张乐乐1,2,茹一帆1,2(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轨道车辆运用工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于损伤演化模型的高速列车侧墙碰撞失效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陈东东,肖守讷,阳光武,杨冰,朱涛,王明猛,邓永权(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触发机制对复合材料吸能结构轴向压溃行为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熊小慧1,2,3,耿语堂1,2,3,董天韵1,2,3,李小白1,2,3(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关键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轨道交通列车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隧道内高速列车与轨道附加板气动交互特性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晋乐1,田洪雷1,赵士忠1,杨紫2,3,4,姚曙光2,3,4(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关键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列车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蜂窝填充梯度吸能结构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刘路路1,邹云峰1,2,何旭辉1,2,汪震1(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工程结构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风屏障布局对公铁同层桁架桥-列车系统气动特性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杨冰,廖贞,李一帆,肖守讷,阳光武,朱涛,陈东东(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低温对LZ50车轴钢短裂纹行为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田天1,2,王钦民1,阳劲松1,李先钧2,张小振2(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孔边疲劳裂纹监测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王乐卿1,2,3,高广军1,2,3,吴雨薇1,2,3,王家斌1,2,3,韩帅1,2,3,张洁1,2,3(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关键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列车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速列车车身风阻制动板气动外形设计[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来稿须知[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姚曙光1,2,3,周雪飞1,许平1,2,3,乔毓宁1(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关键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列车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速列车排障装置安全防护性能演化综述[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5期
  • 李林毅1,阳军生1,王树英1,吴剑2,王子建1,相懋龙1(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高铁隧道水压致灾型轨道隆起模型试验与处置对策[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谢啸,张涵,汤自林,高霄,肖晓晖(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基于动态系统稳定估计器的机器人变刚度轨迹规划[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程辉1,2,赵洪宝2,张欢1,3,秦逢缘2,李金雨2(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工程学院).近距离煤层回采巷道底臌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李二强1,2,3,张龙飞2,3,赵宁宁2,3,朱天宇2,3,张洪昌2,3,冯吉利2,3(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风化作用下层状板岩I型断裂特性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邹云峰1,2,李青婷1,2,殷梅子1,2,何旭辉1,2,严磊1,2,刘勇3(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跟踪式光伏结构风荷载规范规定值与风洞试验值对比[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刘波1,2,章定文3,杨文辉3,李星1,2(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东南大学未来地下空间研究院;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基于多案例统计的基坑开挖引起的下卧既有隧道隆起量预测公式及其工程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严荣富1,2,尹升华1,3,刘家明4,邹龙5,莫亚斌5,寇永渊5(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矿区).掺聚丙烯纤维粗骨料膏体流变性能及计算模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冯国辉1,2,郑茗旺1,窦炳珺3,杨天鸿4,葛佳佳5,徐长节1,6,7,黄益盘3,祝耀东8(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平衡建筑研究中心;浙江省大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钱江新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杭海城际铁路有限公司;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省岩土工程基础设施安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盾构掘进引起的邻近群桩水平位移解析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 蓝茂蔚1,李杨2,赵国钦3,周元祥2,江政纬1,甘云华1(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粤电靖海发电有限公司).基于MAPSO优化LSSVM的锅炉燃烧建模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4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