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誉,朱志斌,吴青峰,王修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10 MeV/50 kW脊型加速器输入耦合器的研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3期
-
贾国斌1,2,3,戴叶1,2,伍建辉1,2,陈金根1,2,3,顾国祥1,2,蔡翔舟1,2,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液态熔盐热堆燃料管理方法研究与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3期
-
李鑫悦1,郭冰1,李志宏1,李云居1,苏俊2,庞丹阳3,颜胜权1,樊启文1,刘建成1,甘林4,韩治宇1,李二涛4,连钢1,谌阳平1,王友宝1,曾晟1,柳卫平1(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大学).利用15N(d,p)16N反应研究16F低能级质子宽度[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3期
-
樊启文,王华,孟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研究所).同位素10B靶的制备[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3期
-
闫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西北核技术研究院).辐射流体力学数值模拟中的隐式蒙特卡罗方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3期
-
林超,杨红义,周志伟(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钠冷快堆自然循环组件子通道程序初步研发[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3期
-
安伟健,郭键,葛攀和,高剑(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Kilopower空间堆掉落事故临界安全问题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3期
-
魏连峰1,崔光顺2,包陈2,郑勇1,王世忠1(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燃料与材料重点实验室;西南交通大学力学与工程学院).温度及氢化物对Zr-Sn-Nb合金焊缝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3期
-
曾帆1,郭贵银1,蒋婧2,黄彦君1,上官志洪1,高超3,刘新华2,郭喜良3(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基于湿法氧化法测量放射性废树脂中3H和14C的方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3期
-
高付海,高岳(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拟合目标反应谱的高精度人工加速度时程生成算法及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3期
-
石磊,侯艳丽(中国核工业中原建设有限公司).高分辨氢同位素质谱仪的研制与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3期
-
胡立强1,季松涛1,杨立新2,何晓军1(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环形燃料流量分配比范围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3期
-
张良,袁建新,赵巍,王宝生,张强,朱广宁,陈立新,杨宁,江新标(西北核技术研究院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脉冲堆方波运行功率调节方法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3期
-
刘宇1,牛世鹏1,王高鹏1,喻新利1,张佳佳2(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三代压水堆核电厂DCH参数敏感性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3期
-
冯丙辰,杨建峰,张晓明,王照(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分离变量的地震PSA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3期
-
张坤1,2,王善强1,李战国1,齐圣1,赵红杰1,韩梦薇1(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防工程研究院).放射性污染土壤中铯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进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3期
-
王中旺,肖德涛,邓湘元,罗诗慧,过灵飞(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提高活性炭吸氡效率的液氮改性方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2期
-
高永建,贺寅彪,曹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熔融物堆内滞留条件下RPV长期结构完整性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2期
-
陈剑楠,陈再高,任泽平,乔海亮,杨超(西北核技术研究院).低能注量X射线辐照下圆柱腔内辐射环境及IEMP的模拟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2期
-
龚禾林,李庆,刘启伟,李向阳,卢宗健,王金雨,谢运利,陈长,于颖锐,彭星杰,刘琨,郭锐,张斌,王星博(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2D/1D耦合的堆芯实测功率分布快速重构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2期
-
乔守旭1,2,钟文义1,2,谭思超1,2,张彪1,2,王爽1,2(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省核动力装置性能与设备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竖直下降两相流相界面结构输运特性[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2期
-
尹邦跃,吴学志,魏国良,屈哲昊,郑新海,王轩,任劲如(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部).UO2-x燃料芯块的晶粒生长动力学[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2期
-
陈稳,孙俊,眭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HTR-10蒸汽发生器的建模及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2期
-
王勋,罗尹虹,丁李利,张凤祁,陈伟,郭晓强,王坦(西北核技术研究院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概率统计的单粒子多单元翻转信息提取方法[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2期
-
贾国斌1,2,3,戴叶1,2,伍建辉1,2,陈金根1,2,3,顾国祥1,2,蔡翔舟1,2,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氟盐冷却球床高温堆燃料管理程序的开发与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2期
-
雷铠灰1,曹良志1,万承辉1,曹泓2(西安交通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堆芯换料方案性能评价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2期
-
孙江1,2,胡杨2,张金海2,蔡丹2,苏兆锋2,赵博文3,孙铁平2,孙剑锋2,呼义翔2,彭士香1(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核技术研究院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γ射线二极管寿命提升关键技术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2期
-
李文强,杨宜昂,焦守华,柴翔(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气泡破裂及其诱发射流液滴释放过程的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2期
-
朱少民1,2,夏虹1,2,杨波1,2,王志超1,2,彭彬森1,2,姜莹莹1,2,张汲宇1,2(工业和信息化部核安全与先进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强背景噪声下反应堆内冲击信号的特征提取[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2期
-
闫超星,张翼,刘成洋,王振斌,张庆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倾斜条件对喷淋液滴运动特性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