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小光(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河湖岸线和内河洲滩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通过综合绩效评价[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3期
  • 李伟(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探索与发现——长江源鱼类越冬场(一)》获著作权登记证书[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3期
  • 王茜(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所).长江科学院金中武荣获第三届水电英才奖[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3期
  • 陈晨,王义民,黎云云,周帅(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黄河流域1982—2015年不同气候区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李燕1,靳春玲1,贡力1,田洁1,朱桂勇2(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引滦工程管理局).基于熵理论-可拓云模型的引水隧洞塌方风险评价[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周火明1,于江2,万丹1,甘国权3,卢阳1,金可1(长江科学院重庆分院;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武汉长江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乌东德库区消落带生态修复植物遴选与配置[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张倩1,2,吕荣培1,2,马昭3,王永卫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岩土与地下空间工程重点实验室;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院分公司;浙江衢州市江山市公路管理段).聚氨酯玛蹄脂混合料的设计及性能[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阙云,蔡沛辰,李显(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花岗岩残积土大孔隙结构定量表征[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杜春雪1,徐超1,2,彭善涛1(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工织物反滤作用研究进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杨少博1,2,邱珍锋1,2,王爱国3,王俊杰1,2,郭万里4,周泳峰1,2(重庆交通大学水工建筑物健康诊断技术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重庆交通大学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两河口建设管理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考虑缩尺效应对颗粒破碎影响的堆石料临界状态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王廷,王亚林(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一种模拟黏土心墙坝漫顶溃决的水沙耦合数学模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杨秀杰1,邓凯伦1,佘孟飞2,刘宏1(贵州大学国土资源部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分级加载下加筋边坡离心模型试验数值模拟[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王欣(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工程管理系).基于孔隙水分布的非饱和土SWCC及相对渗透系数预测模型[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吴迪1,罗琛1,李丹1,2,徐超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土工合成材料土中与空气中抗拉强度对比[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居金浩1,彭亮1,2,何英1,2,娜扎凯提·托乎提1,卫仁娟3,4(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水利工程安全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基于Copula函数的叶尔羌河水沙丰枯遭遇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张高玲,谢红霞,盛浩,周清,段良霞,吴燕语(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亚热带山区红壤可蚀性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许莹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工业用水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形成机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袁康1,谭德宝2,文雄飞1,徐平2(长江科学院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长江科学院武汉智慧流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库赛湖水位动态监测及气候要素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白琦,代恒军(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层状岩体损伤破坏特征数值模拟[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曾庆杰1,李悦1,黎金杭1,林民杰1,刘冬1,2,3,王延宁1,2,3(汕头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广东省结构安全与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汕头大学智能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生物改性水泥土的制备与力学特性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宿彦鹏1,2,李巧1,2,陶洪飞1,2,何雨江3,栗现文4,马合木江·艾合买提1,2,姜有为2,鲜虎胜1,2(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新疆水利工程安全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奎屯河流域高砷地下水砷含量空间分布异常的影响因素[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黄建文1,2,李飞翔1,袁华3,王兴霞1,2,江谊园4,叶林华4(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大学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高拱坝混凝土一期控温阶段温度变化动态预测方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屈星1,许继军1,吴光东1,霍军军1,王永强1,张潇2(长江科学院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太阳黑子的关系[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李明宇1,辛勇慧1,魏艳卿2,郭院成1,陶云超3,4,赵红艳3,4,杜宁3,4(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局部超载作用下邻近支挡结构土压力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杨巧,汪志荣,潘声远,孙义秋(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天津城市下垫面降雨损失特性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陈进(长江科学院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流域横向生态补偿进展及发展趋势[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 朱孔贤(河流研究所).汉江水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J].长江科学院院报,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