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红艳(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文化生态下的历史古镇空间解读:以陕西蓝田葛牌古镇为例[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曹勇1,麦贤敏2(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丹巴地区藏族民居建造方式的演变与民族性表达[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卢源1,纪诚2,金山2(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综合开发与投融资研究中心;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轨道交通综合体的模式演进与设计创新:以北京地铁车辆段综合开发实践为例[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都荧1,高琛2,3,4(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南京愚园春晖堂布局与建筑尺度研究[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金秋野(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落地生根:浅析华黎的建筑之“道”[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范振刚,周官武,姜玉艳(石家庄铁道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基于可实施手段的复杂性建筑讨论[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胡恒(南京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南都繁会图卷》与《康熙南巡图》(卷十):手卷中的南京城市空间[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朱永春1,林琳2(福州大学建筑学院;日本东京大学工学系).《营造法式》模度体系及隐性模度[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陈杰,梁耀昌(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对气候与文化的现代应答: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王振飞,王鹿鸣,李宏宇,HHD_FUN(华汇设计(北京)).中新生态城滨海小外中学部[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陈薇(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建筑研究室”(1953-1965)住宅研究的历史意义和影响[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俞孔坚(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金华燕尾洲公园[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华黎(迹·建筑事务所).武夷山竹筏育制场[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张斌,周蔚(致正建筑工作室).松鹤墓园接待中心[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张斌(致正建筑工作室).宅园与庭院:松鹤墓园接待中心设计手记[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陈杰(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市气象监测预警中心[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刘延川1,FUN2(COffice;HHD).顺势而为——中新生态城滨海小外中学部设计对谈[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申作伟,李玉珂(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三星级绿色建筑“龙奥金座”绿色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沈磊(天津市规划局).城市的建筑 理性的建筑 时代的建筑:谈天津的建筑实践思考[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代表团访问香港[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申作伟,张科栋,申建(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十六载筚路蓝缕 终一朝春华秋实:大卫国际发展纪实[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建筑学报》杂志社有限公司).《建筑学报》杂志社郑重声明[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中国建筑学会).亚洲建筑师协会2015学生建筑设计竞赛[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本刊.2015“天作奖”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评估分会2015年年会在天津召开[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
华黎1,2,王骏阳3,刘东洋,柳亦春4,毛全盛5,李晓鸿6,刘爱华6(迹·建筑事务所;武夷山竹筏育制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武夷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学报》杂志社).“武夷山竹筏育制场建造实践”现场研讨会[J].建筑学报,2015,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