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艳萍1,李洪建2(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天龙山灌丛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水热和植被因子的响应[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4期
-
赵世翔,魏邦泰,李斐(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青贮玉米高产与环境友好型施肥模式探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4期
-
华智超1,2,汪甜1,2,贾晟楠2,任东军2,丁桂红3,辛丽4,王纪忠1,高淼2(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微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丰县首羡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山东省玛丽亚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和菌剂的化学氮肥减施技术在大蒜上的应用[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4期
-
白金顺1,王伟红2,李艳丽1,李兆君1,赵林萍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我国猪粪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及好氧堆肥消减研究进展[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范晓晖1,陈慕松1,刘文婷1,林旭1,翁琳琳1,吴寿华2,谢星1(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宁德市扶贫开发服务中心).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葡萄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姚奇1,俞若涵1,张洪宇2,秦凯3,张培4,彭正萍1,王洋5,王殿武1(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海兴县农业农村局;南皮县农业农村局;河北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生物炭施用对冬小麦农田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李苹,付弘婷,逄玉万,唐拴虎,张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柑橘养分吸收及土壤酶活力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于嘉欣1,2,龙文聪2,肖析蒙2,成思轩1,2,杨壮3,何明珠3,杨瑶君2(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乐山师范学院竹类病虫防控与资源开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龙日种畜场).竹纤维高分子菌肥对软籽石榴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梁改梅1,李娜娜1,黄学芳1,池宝亮1,陈稳良2(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有机旱作农业研究院;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黄土旱塬区玉米产量最优的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组合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李格1,代快2,李江舟2,孙华2,张宇航2,李莎2,张立猛2,龙怀玉1,徐爱国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烟草行业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研究中心).烟秆生物炭与化肥配施对烟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伍梦起1,2,秦文婧1,陈晓芬1,万里平3,龚贵金3,陈静蕊1,徐昌旭1,刘佳1(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赣州锐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猪粪沼渣用作育苗基质的效果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徐丽萍,王旭,侯晓娜,刘红芳,保万魁,孙蓟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脲酶抑制剂NBPT对三种类型土壤中UAN氮溶液氮素转化和氨挥发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谢婷婷1,2,赵欢2,肖厚军2,陈云梅1,胡岗2,秦松2(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炭基肥对贵州黄壤鲜食玉米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孙文彦1,2,田昌玉1,尹红娟3,徐久凯1,赵秉强1,唐继伟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东营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东营市技师学院).长期施用有机肥小麦玉米轮作土壤系统氮盈余及损失量估算[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郁洁1,高晖2,李文西3,柏彦超4,汪吉东5,王绪奎1(江苏省耕地质量与农业环境保护站;扬州地恒科技有限公司;扬州市耕地质量保护站;扬州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基于GIS的江苏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张维维1,2,3,韩继刚1,3,张琪1,3,刘文1,3,何山文1,3,安磊1,3,张晓霞4(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城市困难立地生态园林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上海城市困难立地绿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土壤微生物学指标的城市绿地土壤健康质量评价初探——以上海市为例[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王淼1,张宇1,李瑞强2,曹娟1,辛晓平1,朱晓昱3,闫瑞瑞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呼伦贝尔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土壤质量呼伦贝尔观测实验站;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在线监控中心;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温性草甸草原植物碳、氮、磷化学计量与贮量对放牧强度的响应[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周峻宇1,李明德1,周旋1,唐珍琦2,谷雨1,吴海勇1,刘琼峰1(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南方典型母质发育水稻土剖面酸化特征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王萌1,范分良1,易可可1,徐磊1,徐壮1,张佳音1,孟莉2,王赛1,李旭1,宋阿琳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不同磷形态对水稻根系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朱娟娟1,喻春明2,陈继康2,陈平2,熊和平2(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不同硒源和浓度对饲用苎麻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聂瑾,赵保卫,刘辉,杨哲,马锋锋(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小麦秸秆生物炭对休耕期黄土农田土壤热性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何海锋1,吴娜1,刘吉利2,3,许兴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不同施肥处理对柳枝稷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朱瑞利,毛琳琳,王龙,易可可,孙静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苗期耐低磷毛叶苕子品种的筛选及其磷效率类型评价[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郑春风1,刘春增1,任伟2,聂良鹏3,史鹏飞3,张济世1,张琳3,吕玉虎3,李本银1,王守刚1,李杰3,曹卫东4(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信阳市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现蕾期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对紫云英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
于会丽1,徐国益1,邵微1,2,乔宪生1,司鹏1(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酶解法和碱解法海藻提取物对梨树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