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润楠,姚晓龙,傅大放,张路(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东部湖泊有机氮浓度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6期
-
秦雯,骆阳,张创裕,王志红,李布林,宋阳,刘立凡(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响应曲面法优化生物活性炭效能的界面调控方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6期
-
黄伟,熊桂洪,刘芮伶,李灵,李斗果,丁俊傑(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城市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重庆长寿区臭氧污染生成影响及潜源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6期
-
赵嘉琪,王成刚,徐锦山,张日佳,姜盈,郑志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松原市气象局;杭州市富阳区气象局;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山大学热带大气海洋系统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省环珠江口气候环境与空气质量变化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冬季不同天气形势下杭州市大气环境容量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6期
-
诸葛政东,漆凌垚,谢娟,杜露,陈永华,王纳川(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固定化微生物载体污水净化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6期
-
李俊春,彭鑫,杨潇,佟雪娇,申俊峰,阎秀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煜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玉米和籽粒苋镉累积特征与根际微生物的关系[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6期
-
张廷锐,金玮,李婷,魏巍,李昌骏,缪利,李露露(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典型紫色土亲和性溶磷菌的筛选及促生效应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6期
-
玉琦彤(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能源学院).中国电力行业碳排放脱钩效应情景模拟[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6期
-
赵晓蓉,李艳红,马莹萍(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新疆“乌-昌-五”城市圈对流层NO2、SO2时空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6期
-
倪碧珩,陆胤,陈洁,施维林(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苏州逸凡特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评价金属形态和人体健康风险影响的方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6期
-
孙明珠,任婧,徐爱玲,宋志文(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丙酮酸盐对硝化微生物复合培养过程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6期
-
田曦,李雪娇,任志敏,纪晓娜,吕颜宏,杨龙飞,边德军(长春工程学院;吉林省城市污水处理重点实验室).MPR处理低温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光谱特性[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6期
-
桂洪杰,周亮(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河口生态安全与环境健康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非均质水溶有机物吸附特性及模型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6期
-
李洋,高阳,张宁,吴水平(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典型酚类化合物水相光氧化产物光谱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6期
-
邓天天,李晗晟,刘千源,王志恩,耿天治(河南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CTS@纳米Fe3O4复合微球制备及对水中As(Ⅲ)的吸附特性[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6期
-
《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关于不法分子冒用《环境科学与技术》编辑部名义征稿欺诈的郑重声明[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6期
-
如克亚·热合曼1,阿里木江·卡斯木1,2,哈力木拉提·阿布来提1(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师范大学丝绸之路经济带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基于MSPA和MCR模型的图木舒克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5期
-
卞成鹏1,2,3,张玲妍1,3,夏晔4,李刚1,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污染土壤生物-物化协同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冻融对MNA技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5期
-
柳山1,2,向珏贻3,李燕妮2,胡宏元1,张家泉1,2,郭建林2,徐江焱4(湖北理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理工学院矿区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湖北重点实验室;江苏德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生态环境厅黄石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模拟酸雨入渗对土壤重金属释放规律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5期
-
龚诚君,周昕霏,杨昳,李明堂(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产IAA菌与生物炭对镍和镉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5期
-
高春红1,张科2,臧淑英1,3,张丽娟1,孙丽1,3(哈尔滨师范大学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天津天融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寒区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哈尔滨市大气污染物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区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5期
-
石小翠,帕丽达·牙合甫,宋思醒,王舒钥(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乌鲁木齐市大气PM2.5中元素特征及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5期
-
申慧彦1,2,汪河1,2,姚亮1,2,王嘉富1,2,李卫华1,2(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环境污染控制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硝酸盐对短程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积累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5期
-
陈翠忠,额热艾汗,刘洪光,王健康,蓝明菊,刘生宝,杜可清,李俊峰(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铁对厌氧氨氧化过程及脱氮性能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5期
-
白毅鸿,陈明燕,刘宇程(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剂形貌调控改性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5期
-
马啸1,2,王湖坤1,2,李露3,周香君1,吴宏涛1(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湖北师范大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复合煤矸石颗粒材料对Cr(Ⅵ)的吸附特性及机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5期
-
叶文风1,刘辉2,叶建锋2,朱志浩3,陈浩2,周彦波1(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上海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褐水厌氧共消化中DOM荧光光谱特征及效应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5期
-
傅金祥,马丽萍,金星,魏亮(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碱热回收污泥蛋白质的条件优化及反应动力学[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5期
-
杨鹏1,2,3,刘家华2,李茹莹1,宋春燕3,王宽4(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通和饲料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天津福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预处理污泥对Cr在玉米和土壤中迁移转移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第5期
|